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其十四紫阳阁》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其十四紫阳阁》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隔岸烟云一望间,夜深笙鹤与俱还。

不缘曾识谪仙面,未必烟云住此山。

(0)
翻译
隔着江岸的云雾中,夜晚深沉时笙歌鹤鸣一起归来。
如果不是因为曾经见过谪仙的容貌,这些烟云未必会停留在这座山中。
注释
隔岸:指对岸,形容距离较远。
烟云:比喻飘渺的景象或人物。
夜深:指时间已晚,深夜时分。
笙鹤:笙和鹤,古代乐器和仙人的象征。
缘:原因,这里指缘分或关联。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赞誉为‘谪仙人’。
未必:不一定,表示不确定的可能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其十四)紫阳阁》。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手法,运用意象和隐喻来表达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慨。

"隔岸烟云一望间" 这句通过对岸边飘渺的烟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世隔绝的情境。"夜深笙鹤与俱还" 则透露出诗人在夜色中,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在这里,"笙鹤" 作为鸟类,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象征着自由和超脱。

"不缘曾识谪仙面"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高士或隐者的向往。"未必烟云住此山" 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领悟,暗示着万物无常,即使是美好的风光,也不会永远停留。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宇宙万物流变本性的感悟。方岳在这首诗中,以其特有的细腻笔触和内心的情感世界,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居图景。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尾犯

举世总痴愚,贪恋财色,无不迷错。

一个丹诚,趁轻肥为作。

三耀照、宁曾畏慎,四时长,追欢取东。

越频频做,恰似飞蛾,见火常投托。

光中方省悟,体烂怎追却。悔恨迟迟,已遭逢烧烙。

能远害、焉今祸患,会全身、那经灼烁。

请于身看,只被利名荣华缚。

(0)

行香子

阆苑瀛洲。金谷重楼。算不如、茅舍清幽。

野花绣地,莫也风流。却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

酒熟堪篘。客至须留。更无荣、无辱无忧。

退闲一步、着甚来由。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

(0)

系舟

石廪岩前系小舟,娟娟明月照清秋。

仙人一夜吹长笛,三十六峰云尽收。

(0)

魏参政执拘投北,行有期,死有日,诗别二子及良友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0)

何太宰生日二首·其二

河岳灵神拥瑞来,剑川一夜起云雷。

祥风破腊吹灰琯,和气先春报砌槐。

龙邸久膺心膂托,金瓯终为姓名开。

年年已与梅花约,长借清香入寿杯。

(0)

柳梢青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

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天涯翠嶂层层。

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