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十二》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十二》全文
元 / 清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法道寥寥不可模,一庵深隐是良图。

门前养竹高遮屋,石上分泉直到厨。

猿抱子来崖果熟,鹤移巢去涧松枯。

禅边大有閒情绪,收拾乾柴向地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者在山林中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之美。

首句“法道寥寥不可模”,表达了对佛法真理难以言喻的感慨,暗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不易。接着,“一庵深隐是良图”点明了禅者的栖身之所,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庵,成为了他心灵的避风港。

“门前养竹高遮屋,石上分泉直到厨。”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庵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竹影婆娑,泉水潺潺,不仅提供了生活的便利,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猿抱子来崖果熟,鹤移巢去涧松枯。”通过猿猴与鹤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宁静,同时也寓意着禅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禅边大有閒情绪,收拾乾柴向地炉。”最后两句,禅者在闲暇之余,整理干柴,准备取暖,看似平凡的生活场景,却蕴含着对禅修的专注与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禅者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体现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禅悟的智慧。

作者介绍

清珙
朝代:元

(1272—1352)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猜你喜欢

陈履常惠诗有曾门一老之句不肖二十五岁谒见南丰舍人于山阳始一书而褒与过宜阳有同途至亳之约耒以病不能如期后八年始遇公于京师南丰门人惟君一人而已感旧慨叹因成鄙句愿勿他示

南丰冢木已萧萧,犹有门人守一瓢。

文彩自应传壶奥,典刑犹可想风标。

纷纷但见侏儒饱,寂寂谁歌隐士招。

十载敝冠弹未得,簪缨知复为谁彯。

(0)

务中晚作

官事一酒瓮,寝斋低竹檐。

朝昏睡过半,老病醉相兼。

楼晚双旂袅,城昏叠鼓严。

隔江吹笛处,空碧帖新蟾。

(0)

题唐宋辅城上小楼二首·其一

沙田小雨不成泥,一带溪光照翠微。

远目直随残日尽,晚云还望故山归。

(0)

寒食日作二首·其一

荒山野水非吾土,寒食清明似去年。

杨柳插门人竞笑,荆蛮不信子推贤。

(0)

偶题二首·其一

相逢记得画桥头,花似精神柳似柔。

莫谓无情即无语,春风传意水传愁。

(0)

宫人斜

青蛾皓齿作埃尘,玉匣珠衾地下身。

一曲坏墙门不锁,林花开落墓前春。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