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时向午,伫立依荆扉。
客至鸟声乱,风生凉气微。
泄云含夏木,疏雨带晴晖。
且复倾茶碗,幽襟自不违。
空山时向午,伫立依荆扉。
客至鸟声乱,风生凉气微。
泄云含夏木,疏雨带晴晖。
且复倾茶碗,幽襟自不违。
这首清代施朝干的《空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山中景象。首句“空山时向午”,点明了时间是正午,山中却显得空旷宁静。诗人“伫立依荆扉”,独自站立在简陋的柴门前,流露出一种闲适与孤独交织的情感。
“客至鸟声乱”一句,通过鸟儿因客人的到来而惊飞,打破了山间的寂静,显示出自然与人互动的一幕。接着,“风生凉气微”则描绘了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为炎热的夏日增添了几分清新。
“泄云含夏木”运用拟人手法,写云朵如水般流淌,轻轻覆盖着夏天的树木,形象地表现出夏日云雾缭绕的景象。最后一句“疏雨带晴晖”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清新,阳光透过稀疏的雨滴洒落,给整个画面增添了明亮的色彩。
诗人以茶相伴,享受这份山中的静谧与自在,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内心的恬淡。“幽襟自不违”传达出诗人悠然的心境,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坚守内心的宁静,不违本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空山生活的独特感悟。
承平百事足,鸿都无不有。
策牍试篆隶,丹青写飞走。
纷然四方集,狐兔萃林薮。
何人知有益,长啸呼鹰狗。
奔逃走城邑,惊顾念糊口。
素屏开白云,称我茅檐陋。
濡毫愿挥洒,峰峦映岩窦。
巨石连地轴,飞布泻天漏。
萦山一径通,过水微桥构。
山家烟火然,远寺晨钟叩。
僧从何方来,行速午斋后。
有客呼渡船,隔水惟病叟。
听然发一笑,此处定真否。
人生初偶然,与此谁夭寿。
厄穷妄自怜,一醉辄日富。
客至亦茫然,邀我沽斗酒。
行过庐山不得上,湓江城边一惆怅。
羡君山下有夷亭,千岩万壑长相向。
山中李生好读书,出山作郡山前居。
手开平湖浸山脚,未肯即与庐山疏。
道州一去应嫌远,千里思山梦中见。
青山长见恐君嫌,要须罢郡归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