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担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东轩长老二绝(其二)》。诗人通过描绘挑着黄州笼走过圆通寺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担头挑得黄州笼"形象地写出主人公肩负着某种负担或责任,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行过圆通一笑开"则暗示他在经过寺庙时,或许得到了某种启示或释然,露出微笑,暂时放下心中的重负。
"却到山前人已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心境,山前的寂静可能象征着人生的孤独或静寂,诗人意识到在面对自然和自我时,一切外在的负担都显得微不足道。"亦无一物可担回"更是点明了诗人领悟到世间万物皆空,无需再将任何外在事物背负在心。
整首诗以日常小事为切入点,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苏辙诗歌清新脱俗、富有禅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