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剧从容缓策衔,铃轩无事日清谈。
隼旟画戟明千里,纸帐绳床自一庵。
金奏屡陈容客和,玉山不动看宾酣。
我来邂逅逢宽政,忘却漂流身在南。
治剧从容缓策衔,铃轩无事日清谈。
隼旟画戟明千里,纸帐绳床自一庵。
金奏屡陈容客和,玉山不动看宾酣。
我来邂逅逢宽政,忘却漂流身在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回应毛国镇和赵景仁的唱和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治理地方时的闲适生活,公务之余,他从容不迫,常常与僚属清谈,享受着宁静的时光。"隼旟画戟"象征权力与威严,而"纸帐绳床"则显现出简朴的生活方式,犹如隐士之居。诗人与宾客共论政事,既能参与讨论又能保持冷静,观察他人畅饮而不为所动。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暂时忘却了漂泊在外的艰辛,流露出对当前境况的满足和庆幸。整首诗体现了苏辙的处世哲学和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