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京巳三日,长店犹淹留。
狂风吹潞河,林木鸣飕飕。
江蓠方出水,惨淡河之洲。
我欲采其芳,颓波荡我舟。
左右望春草,涕泗缘缨流。
出京巳三日,长店犹淹留。
狂风吹潞河,林木鸣飕飕。
江蓠方出水,惨淡河之洲。
我欲采其芳,颓波荡我舟。
左右望春草,涕泗缘缨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京后在长店停留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抒发。
首句“出京巳三日,长店犹淹留”,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已经离开京城三天,却仍在长店停留,暗示了旅途中的某种迟滞或内心的犹豫。
接着,“狂风吹潞河,林木鸣飕飕”一句,通过狂风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潞河的波涛汹涌,林木的摇曳生姿,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
“江蓠方出水,惨淡河之洲”中,“江蓠”指生长在水边的一种植物,此时正从水中冒出,展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然而“惨淡”的描述,又为这生机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哀愁,仿佛是诗人对过往的怀念或是对未来的忧虑。
“我欲采其芳,颓波荡我舟”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获取这份生机的愿望,但“颓波”(衰败的波浪)却使他的小舟摇晃不定,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追求美好事物过程中的艰难。
最后,“左右望春草,涕泗缘缨流”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四处张望,眼中满是春草,心中却泪如泉涌,这种强烈的情感反差,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身情感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泛水新荷,舞风轻燕,园林夏日初长。
庭树阴浓,雏莺学弄新簧。小桥飞入横塘。
跨青苹、绿藻幽香。朱阑斜倚,霜纨未摇,衣袂先凉。
歌欢稀遇,怨别多同,路遥水远,烟淡梅黄。
轻衫短帽,相携洞府流觞。况有红妆。
醉归来、宝蜡成行。拂牙床。纱厨半开,月在回廊。
梦断钧天宴。怪人间、曲吹别调,局翻新面。
不是先生喑哑了,怕杀乌台旧案。
但掩耳、蝉嘶禽啭。
老去把茅依地主,有瓦盆盛酒荷包饭。
停造请、免朝见。少狂误发功名愿。
苦贪他、生前死后,美官佳传。
白发归来还自笑,管辖希夷古观。
看一道、冰衔堪羡。
妃子将军瞋未已,问匡山、何似金銮殿。
休更待,杜鹃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