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点苍苔已点衣,遽辞脩竹翠相依。
若教笛怨歌催尽,宁受风吹雨打稀。
未点苍苔已点衣,遽辞脩竹翠相依。
若教笛怨歌催尽,宁受风吹雨打稀。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美丽。首句“未点苍苔已点衣”,生动地展现了梅花在未遇到任何外界干扰时,就已经在诗人衣物上留下了痕迹,暗示了梅花的香气与美丽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存在,直接感染了周围的一切。接着,“遽辞脩竹翠相依”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与翠绿修竹的相伴与分离,既表现了梅花独立不倚的品格,也暗示了它所面临的孤独与挑战。
后两句“若教笛怨歌催尽,宁受风吹雨打稀”,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梅花赋予情感,仿佛它能感受到外界的哀怨与催促,却依然选择承受风吹雨打,保持其稀疏而坚韧的姿态。这不仅体现了梅花的自然属性,更寓意着一种超然物外、坚守自我、不畏艰难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了一种对生命坚韧不屈、追求高洁品质的赞美之情。
云卧东山,口碑荐牍知多少。
江湖心迹庙堂忧,双鬓西风早。霖雨神功未了。
慰苍生、谢安江表。金汤万里,红熄狼烟,绿肥塞草。
嵩岳钟灵,三朝重望推元老。
鼎中龙虎炼容颜,松下龟蛇小。兰玉庭阶春好。
尽宫袍、膝前围绕。一卮寿酒,数点榴花,画堂清晓。
筼筜幽谷,树树翠琅玕。
和烟滴露,负日凌云,清节巑岏。
旧梢长,新箨解、东风弄巧,一宵补尽残山。忽惊看。
参差迸石穿篱,吹添碧玉千竿。
晚色斜侵书帙,响借鸣泉素影寒。
还试听,龙吟凤啸,空林月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