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色入青湖。晴光漾白凫。映芙蕖百里平铺。
似放弱耶溪畔棹,摩诘画,辋川图。风景补方壶。
临流万派舒。濯尘缨细鉴头颅。
偏忆故园烟水外,乘小艇,泛菱蒲。
岱色入青湖。晴光漾白凫。映芙蕖百里平铺。
似放弱耶溪畔棹,摩诘画,辋川图。风景补方壶。
临流万派舒。濯尘缨细鉴头颅。
偏忆故园烟水外,乘小艇,泛菱蒲。
这首清代词人董元恺的《唐多令·其二》描绘了南阳道中的美景,以湖光山色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岱色入青湖",开篇即展现出泰山之色倒映在碧绿的湖面上,画面壮丽而宁静。"晴光漾白凫",晴朗的阳光照耀下,白鸭悠然游弋,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映芙蕖百里平铺",荷花盛开,连绵百里,如同一幅平铺的画卷,给人以广阔而和谐的视觉享受。接下来,词人借"似放弱耶溪畔棹,摩诘画,辋川图",将眼前的景色比作王维(摩诘)笔下的山水画,赞美其艺术魅力。
"风景补方壶",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景色如仙境般美妙,仿佛弥补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临流万派舒",形容水流众多,自由舒展,象征着心境的开阔。"濯尘缨细鉴头颅",诗人借此表达洗涤心灵、反思自我的意愿。
最后,词人抒发思乡之情,"偏忆故园烟水外",怀念起远方的故乡,想象自己"乘小艇,泛菱蒲",在烟波浩渺中寻找归宿,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辰出去逢人饮,沈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田家女儿不识羞,草花竹叶插满头。
红眉紫襜青绢袄,领颈粗糙流黑油。
日午担禾上场晒,也喜年丰欲还债。
佣工出力当一男,长大过笄不会拜。
有者四十犹无家,东村定昏来送茶。
翁妪吃茶不肯嫁,今年种稻留踏车。
巫云一去付悠悠,堪笑星河老不休。
天上凄凉两魂梦,人间阅历几春秋。
销磨长恨诗难尽,领略良宵酒莫留。
借我天槎试相问,拙人还与巧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