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晓谣》
《春晓谣》全文
元 / 张玉娘   形式: 古风

到枕一声莺,晓窗生虚白。

烟柳影参差,蔷薇红半拆。

乘风双蛱蝶,欲入珠帘隔。

独向花下吟,翠筱剌罗襟。

徘徊吟不就,婢子整瑶琴。

抚弦不堪弹,调别无好音。

一弦肠一断,断尽几回心。

(0)
翻译
枕边传来莺鸟鸣叫,拂晓的窗户映出淡淡的白光。
烟雾笼罩的柳树影子交错摇曳,蔷薇花开了一半,娇艳动人。
两只蝴蝶乘风飞舞,想要穿过珠帘进入室内。
独自一人在花丛中低吟,翠绿的细竹刺破了我的衣襟。
我在原地徘徊,吟诵未竟,丫鬟整理着琴弦。
触碰琴弦,却无法弹奏出欢快的曲调,因为调子不合宜,没有悦耳之音。
每拉一次琴弦,都像割断了我一段愁肠,这心痛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注释
枕:枕头。
莺:莺鸟。
晓窗:清晨的窗户。
虚白:微弱的光线。
烟柳:烟雾中的柳树。
参差:交错摇曳。
蔷薇:一种花卉。
半拆:半开。
乘风:随风。
珠帘:珠子装饰的帘子。
翠筱:翠绿的细竹。
罗襟:轻薄的衣襟。
徘徊:犹豫不决,来回走动。
就:完成。
整:整理。
瑶琴:古代的名贵琴。
不堪:不能忍受。
调别:不同的曲调。
一弦:一根琴弦。
断尽:彻底断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清晨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在春晓中的独特体验和深沉情感。

"到枕一声莺,晓窗生虚白。" 这两句以莺鸟的叫声作为引子,营造出一个清晨的氛围。窗前渐渐亮起的光线,给人一种淡淡的、不太明显的白色,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一种朦胧的情感状态。

"烟柳影参差,蔷薇红半拆。" 这两句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致描写。柳树在轻烟中摇曳,而花开得不全不缺,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丽。

"乘风双蛱蝶,欲入珠帘隔。" 蛱蝶随风飞舞,想要穿过精致的珠帘,这里既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景物,也隐喻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独向花下吟,翠筱剌罗襟。" 这两句写作者在花前自酌自吟,衣带间佩戴着翠绿色的玉饰,这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徘徊吟不就,婢子整瑶琴。" 这里表达了一种徘徊不定的情绪,以及对音乐的渴望,但却没有达到心中理想的声音,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不满和追求。

"抚弦不堪弹,调别无好音。" 这两句通过对琴声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无法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无奈,以及对于美好旋律的渴望。

"一弦肠一断,断尽几回心。" 最后这两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一根琴弦的断裂象征着心灵的断裂和情感的彻底破碎,这种比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独特画面,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

作者介绍
张玉娘

张玉娘
朝代:元   字:若琼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生辰:1250 ~1277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猜你喜欢

送米上佛照禅师

捻不成团拨不开,一槌直下绝纤埃。

从兹几度经节后,尽向箕前跳出来。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五十四

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滟滪云开,玲珑月皎。

巍巍玉殿与琼楼,已见翚飞拄杖头。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七十一

春雪乍晴,春光愈好。

不必远讨幽探,不用谈空说有。村村自花柳。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六十二

年去年来贫复贫,祖师抬脚重千斤。

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

(0)

孜侍者行乞

不学文章不学书,孜孜于道自忘躯。

黄尘堆里挨身转,一任清风捲太虚。

(0)

偈颂六十七首·其十六

忘却当年密授句,枉教一众吃辛苦。

夜来枕上忽忆著,年年五月黄梅雨。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