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能推恻隐救民饥。
况乃义方教子。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竞赋怀辞。
天门正美可前知。入侍钧天从此。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能推恻隐救民饥。
况乃义方教子。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竞赋怀辞。
天门正美可前知。入侍钧天从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先的《西江月·赠寄》,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君子的形象,他不仅外表庄重而且内心温和,对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这里的“肃肃”、“温温”都是形容词,通过这种反复使用来加强其特质的表现力。
“能推恻隐救民饥。” 这句表明这位君子不仅有文采,还有济世之才,他能够体察到人民的疾苦,并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挽救那些处于饥饿中的百姓。这里的“推恻隐”意味着洞察人心,能够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
“况乃义方教子。” 这里进一步表达了这位君子的高尚品格,他不仅自己具备美德,而且还能够以身作则,教育后代,使之成为社会的栋梁。
“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竞赋怀辞。”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受到官方认可和文坛赞誉的情景。宪府即朝廷,两飞鹗是指官府推荐的使者,而士林则是才子之林,他们都在争相模仿这位君子的风范和文学成就。
“天门正美可前知。”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局面的预见和期待,似乎在说,这样的人才和作品必将被后世所瞩望。
“入侍钧天从此。”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这位君子进入朝廷为官的赞誉,从这一刻起,他的才能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可和施展。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德才兼备、能够济世救民并且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君子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弱岁徵箕帚,童年托舅姑。
馀光东壁驻,慈色北堂敷。
裘褐云霄度,蘋蘩日月徂。
国香堪是梦,闺秀岂为刍。
零露晞金掌,清冰涸玉壶。
珠沈知旁斗,弦断忆将雏。
凤逝泥书暗,鸾销水镜孤。
绘帷含藻落,彤管带花枯。
作楫君能事,藏舟妾敢诬。
网虫遗挂在,罗雀外家无。
杂佩传凄响,残机激壮图。
乳糜疑自爱,琴瑟讶相扶。
两鹄云当复,三鱼兆已符。
客悲来白鹤,帝宠会青乌。
河汉深难越,天门近可呼。
精灵成婺彩,千古照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