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午七夕在京和朱子木韵》
《甲午七夕在京和朱子木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巫云一去付悠悠,堪笑星河老不休。

天上凄凉两魂梦,人间阅历几春秋。

销磨长恨诗难尽,领略良宵酒莫留。

借我天槎试相问,拙人还与巧同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ǎzàijīngzhūyùn
sòng / céngbǎi

yúnyōuyōukānxiàoxīnglǎoxiū

tiānshàngliángliǎnghúnmèngrénjiānyuèchūnqiū

xiāochánghènshīnánjìnlǐnglüèliángxiāojiǔliú

jiètiāncháshìxiāngwènzhuōrénháiqiǎotóng

注释
巫:指代神秘或有法力的人物。
云:飘动的云彩,象征时间流逝。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遥远。
星河:银河,这里比喻宇宙或人生的广阔。
老不休:永远不停息。
凄凉:冷清、悲凉。
两魂梦:两个灵魂的梦境。
销磨:消磨,消耗。
长恨:长久的遗憾或痛苦。
良宵:美好的夜晚。
酒莫留:不要独自享受美酒。
天槎:传说中的天上的木筏,用来渡过天河。
拙人:愚笨的人。
巧同不:是否同样聪明。
翻译
巫师的云彩飘向远方,星辰大海永无止息地流转。
天上的两个灵魂在凄清中做着梦,人间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岁月。
漫长的爱情遗憾难以用诗表达完,美好的夜晚美酒也不要独享。
借我天上的木筏试着问问,愚笨的人是否也能与聪明人一样懂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题目为《甲午七夕在京和朱子木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天上星河不变的赞美。

"巫云一去付悠悠,堪笑星河老不久"这两句通过描绘云的飘逸和星河的恒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同时也隐含着对人间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的"天上凄凉两魂梦,人间阅历几春秋"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以及他对于人生易逝、物是人非的深切体会。

在"销磨长恨诗难尽,领略良宵酒莫留"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不甘心的长恨无法通过诗歌完全倾诉,同时也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人间美好,不要沉溺于往昔的回忆。

最后,"借我天槎试相问,拙人还与巧同不"则是诗人用自谦之词,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才能的谦逊态度,以及希望与朋友之间能够保持真诚的交流。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友情、人生以及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三香图

淮山彭泽与沅湘,几度经行揽众芳。

梦觉广寒环佩远,却将吟笔写秋香。

(0)

画菜·其二

一抹生红著土酥,曾同菘菜付庖厨。

先生欲补冰壶传,燥吻时时看画图。

(0)

赠沈山樵

连蜷雌霓赋中闻,别有山樵管白云。

能为苍生作霖雨,道人应不愧休文。

(0)

擒来凡鸟不言巧,狡兔妖狐穴未空。

四顾激昂如有待,平原昨夜起秋风。

(0)

柯敬仲墨竹

闻韶曾见凤来仪,回首苍梧又一时。

写出竹枝歌外意,楚云湘水不胜悲。

(0)

方季长画

家山移在画图间,桑柘连村水一弯。

知是方千高隐处,白云长为护柴关。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