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歌谣化已深,改辕何以慰民心。
情高未减蓝田记,道重宜横单父琴。
姑射月高秋寂寂,素汾霜落晚沉沉。
福星今夜西南望,一片闲云思不任。
百里歌谣化已深,改辕何以慰民心。
情高未减蓝田记,道重宜横单父琴。
姑射月高秋寂寂,素汾霜落晚沉沉。
福星今夜西南望,一片闲云思不任。
这首诗《送丁大尹之稷山》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官员前往稷山的情景,以及对官民关系、道德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联“百里歌谣化已深,改辕何以慰民心”,开篇即点出送别官员的背景,百里的路程中,百姓的歌谣已经深入人心,表达了对官员的深厚情感和期待。然而,面对即将改变行程的情况,如何才能安抚民心,传递出对官员的深切关怀与理解。
颔联“情高未减蓝田记,道重宜横单父琴”,进一步深化了对官员品德与情感的赞美。蓝田记象征着高尚的情操,单父琴则代表了道德的重量。这两句诗暗示,即使在离别之际,官员的高尚情操与道德责任依然值得人们铭记和尊重。
颈联“姑射月高秋寂寂,素汾霜落晚沉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姑射山的高月、素汾河的霜落,都为送别增添了几分凄美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
尾联“福星今夜西南望,一片闲云思不任”,将情感推向高潮。在送别之夜,望着西南方向,仿佛那里的福星正指引着官员前行的方向。而一片闲云,似乎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祝福,难以言表。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官员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诗人对离别时刻复杂心情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官员品德、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官民关系、道德价值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小雪不盈寸,阴风何凛冽。
那堪平地尺,奈此衣百结。
天以固念念民,已兆丰年悦。
不知贫与富,苦乐相悬绝。
沈沈五侯居,碧瓦题目华棁。
兽炭麒麟红,银瓶黄封揭。
春风绕幄帐,醉面生绮缬。
赐宴明光宫,玉色迷金阙。
谁怜荜门士,破壁穿飞屑。
捉襟肘常见,纳履指屡决。
夜长不可度,薪湿何由爇。
饥吟数更鼓,坐叹生理拙。
寒暑有代谢,俣须怨穷达。
犹胜卧穹庐,破毡空自齧。
虫潦败耕耘,西成绝人望。
乡农吁天意,守阙书屡上。
忧民圣天子,择吏贤宰相。
王畿盖根本,岁赋在宽放。
曰君往行田,究彼荒稔状。
一当薄其租,用以息民谤。
朝廷慎指使,推择无与让。
非君精明姿,曷以致忠谅。
忧公剧私为,即夕治行仗。
怀悲念其弟,卜日不果葬。
乃知体纯粹,世士难以尚。
德泽既敷宣,风谣还历访。
归来悟明主,自致谁云妄。
赫奕晨霞照万灯,路穿阙口势如吞。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下鞦韆挂綵绳。
平地伊流不一抹,半天嵩岳翠千层。
行行渐入吾疆理,竹坞松阡间绮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