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东篱菊正黄。西风帘卷近重阳。
挥毫写得几痕霜。
雅韵也如人意淡,秋容偏耐月波凉。
高怀晚节岂寻常。
采采东篱菊正黄。西风帘卷近重阳。
挥毫写得几痕霜。
雅韵也如人意淡,秋容偏耐月波凉。
高怀晚节岂寻常。
这首清代郑兰孙的《浣溪沙·题菊花便面,为宗友石作》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菊的画面。"采采东篱菊正黄",开篇即以生动的色彩描绘出菊花盛开在东篱下的景象,金黄的菊花与秋风相映,暗示着重阳佳节的临近。"西风帘卷近重阳"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氛围,西风吹动窗帘,仿佛在邀请人们一同欣赏这满目的秋色。
"挥毫写得几痕霜",诗人拿起笔墨,似乎在纸上留下了菊花的霜白之姿,既是对菊花形态的细腻描绘,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雅韵也如人意淡",菊花的淡雅之韵,如同人的淡泊心境,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向往。
"秋容偏耐月波凉",菊花在秋夜中依然坚韧,月光下的它更显清凉,展现出其不畏寒霜的坚韧之美。最后,"高怀晚节岂寻常",诗人借菊花的晚节之美,寄寓了对高尚情操和坚贞节操的期许,认为这种品质非同寻常,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菊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展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意境和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