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成何事,浮沉寄此身。
无家逢寺好,多病见僧亲。
夜久霜欺客,庭空月碍人。
西风数相过,不扫化衣尘。
俯仰成何事,浮沉寄此身。
无家逢寺好,多病见僧亲。
夜久霜欺客,庭空月碍人。
西风数相过,不扫化衣尘。
这首明代诗人林章的《白云观秋夜》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游历白云观时的内心感受和环境氛围。首句“俯仰成何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沉思考,暗示了他对于世间纷扰的看淡。接着,“浮沉寄此身”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起伏不定,自己将身心托付于这飘忽不定的世间。
“无家逢寺好”写出了诗人在无定所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寺庙成为他的避风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多病见僧亲”则揭示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但与僧人交往却显得亲近,可能暗示出他对佛学的亲近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
“夜久霜欺客”描绘了秋夜的寒冷,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刻画,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被生活困境所困扰的感受。“庭空月碍人”则通过空荡的庭院和明亮的月光,强化了诗人独处的孤寂感,月光似乎成了阻碍他前行的障碍。
最后两句“西风数相过,不扫化衣尘”以西风来访和未扫的化衣尘,寓言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琐碎和世事的纷扰,他也选择保持内心的清净,不为外物所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秋夜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析城山头望王屋,险绝转疑不可登。
白云先生笑招手,兴本难遏机许乘。
山行两日始得达,昂首一眺惊崚嶒。
预戒仆夫卸鞍辔,扶持独仗猢狲藤。
上方云气屡开合,千变万化得未曾。
雷声踔厉走足下,神龙掉尾看飞腾。
大地弥漫不可辨,此身高踞天几层。
瓣香默祝愿开霁,精诚感格神斯凭。
天风吹拂露真面,杲杲之日从东升。
峰巅突兀俨车盖,始信命名非无征。
群山罗列竞环拱,绝似孙子承高曾。
仰看屋角挂北斗,俯听下界喧苍蝇。
我欲挥手谢时辈,婚嫁未毕尘心增。
剩将一事傲太白,落花亲扫吾所能。
昨来良会,喜长歌才已,短歌重续。
杂坐挥毫纷气色,好手人思得鹿。
大雅扶轮,小山承盖,慢戏非同束。
奇文共赏,为欢真觉难足。
就里才子君虞,文心肆映,绣结金还蹙。
惆怅风流云散遽,忽忽摇魂送目。
司马挑琴,鄂君覆被,君有兼人福。
怜不羁旅,朔风吹老茅屋。
渡头相遇,飏情丝一缕,被伊牵住。
美眷如花,似水流年,来往瞿塘、滟滪。
年来不带看花眼,随流水、杨花飞絮。
怎当他、翠袖殷勤,切切凄凄私语!
背却东船西舫,可怜宵,偷把金针微度。
海誓山盟,生生世世!
三月于归定赋,好花还仗东皇护,怕巽二膝六含妒。
且从今,捲起风帆,移入无风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