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
情知不肯住,教遣若为留。
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
情知不肯住,教遣若为留。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沈后的作品《答后主附》,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与复杂心情。
首句“谁言不相忆”,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疑惑与不解,她想问对方为何不说想念自己,流露出一种期待与不安。接着,“见罢倒成羞”则揭示了女子在见到爱人时的微妙心理变化,由期待转为羞涩,这种情感的转变,既体现了女子的娇羞,也暗示了两人之间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情知不肯住”,女子似乎预感到爱人不会长久停留,这句透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她明白这段相聚的时间可能短暂,心中充满了不舍与遗憾。最后,“教遣若为留”,表达了女子试图挽留爱人却又无计可施的矛盾心情,她不知道如何让爱人留下,这份无力感加深了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面对爱情与别离时的复杂心理状态,既有对爱人的深深依恋,又有对未知命运的无奈与忧虑,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对于情感的渴望与挣扎。
黄河中流日影斜,水天一色无津涯。
处处惊波喷流飞雪花,篙工楫师力且武。
进寸退尺莫能度,吾甚惧。
念汝小虫子,造化借羽翼。
随风戏中流,翩然有馀力。吾不如汝无他,无羽翼。
吾若有羽翼,则上叩天关。
为圣君请贤臣,布惠化于人间。
然后东飞浴东溟,吸日精。撼若木之英,纷而零。
使地上学仙之子,得而食之皆长生。
不学汝无端小虫子,叶叶水上无一事,忽遭风雨水中死。
日夕见太行,沈吟未能去。
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
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
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
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
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
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
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