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雾氤氲覆禁城,西山旭日始分明。
大官入捧丝纶旨,女史来收馆阁评。
白凤青霞开宝宇,金盘玉碗散朱樱。
南郊昨介清和节,遍赐莲花报化生。
彩雾氤氲覆禁城,西山旭日始分明。
大官入捧丝纶旨,女史来收馆阁评。
白凤青霞开宝宇,金盘玉碗散朱樱。
南郊昨介清和节,遍赐莲花报化生。
这首明代诗人王养端的《都台纪事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宫廷早朝的生动画面。首句“彩雾氤氲覆禁城”,以朦胧的彩雾烘托出皇宫神秘而庄重的气氛,禁城被轻纱般的雾气笼罩,显得尤为宁静。次句“西山旭日始分明”则点明了时间,朝阳初升,阳光穿透云层,使得禁城内外的景物轮廓清晰可见。
第三句“大官入捧丝纶旨”,形象地展现了官员们恭谨地接过皇帝的诏令,丝纶(古代传达天子命令的丝制文书)象征着皇权的威严。第四句“女史来收馆阁评”,女史负责收集馆阁(皇家图书馆或学术机构)的学术成果,体现了朝廷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第五、六句“白凤青霞开宝宇,金盘玉碗散朱樱”运用了华丽的意象,描绘了皇家宴会的盛况,白凤翱翔,青霞环绕,金盘玉碗中盛放着鲜艳的樱桃,展现出皇家的奢华与尊贵。
最后一句“南郊昨介清和节,遍赐莲花报化生”,点明了这是在春季的清和节,皇帝在南郊举行祭祀活动,广赐莲花以示恩泽,莲花象征着洁净和吉祥,寓意着皇恩浩荡,惠及众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朝宫廷的日常仪式和节日庆典,展现了皇家气象的同时,也寓含了对皇恩浩荡、国泰民安的赞美。
误入仙源亦足夸。饱吃胡麻。饱看桃花。
刘郎一去计原差。抛了仙家。负了艳霞。
青鸟沉沉信转赊。天上灵娲。海外仙槎。
莫将幽怨托琵琶。一卷南华。一部楞伽。
雪碗冰瓯,笑腐儒酸味,这般萧索。
良友劝加餐,俄春意,融融暖回杯杓。
就中兽碳频添,更温肠新瀹。
安顿好,随他冻醪寒菜,终堪咀嚼。羹臛。杂脾臄。
罗列处,中央到四角。
浑如妙莲一朵,雕盘内、高低大小错落。
愧无玉鲙金齑,只寻常藜藿。
佳名好、还以一品头衔,转奉徐邈。
春眠未觉,催醒有莺儿。
梅妆靓,莲钩窄,出帘幄,数花枝。招得檀奴至。
向花下,铺茵席。瑶浆饮,朱颜醉,晕胭脂。
转瞬端阳,五彩长生缕,亲绾朱丝。
向湖亭凭槛,冷翠袭冰肌。兰桨轻移。荡荷池。
又梧桐落,木樨放,看牛女,会佳期。
霓羽谱,蟾宫曲,玉参差。试吹之。
还把金笼蟀,与郎戏,斗雄雌。
冬夜永,围垆坐,漏迟迟。翻得牙牌,新谱输赢事。
只赌琼卮。制春灯谜语,争胜上元时。小婢先知。
天生俊物。甚少年惨绿,如此寒乞。
酒后茶馀,聊佐谈锋,怜伊口齿清绝。
诗脾苦涩君休笑,只独抱、素心而活。
看纷纷、南北杨卢,都是蜜翁瓜葛。多少朱门酒肉。
觉风味与尔,甘苦全别。
偶借青灯,微吐心花,终是蕙兰幽叶。
佳人薄命也同调,也略颦、鸦黄娇额。
只谏林、撷取孤芳,瓠史仅容名列。
水濛濛,烟袅袅,红遍江南树。
小陆怀中,数颗偏怜汝。
笑他梅子心酸,莲儿心苦,都让尔、甘芳如许。
憎悽楚。记得解橘春纤,指冷偎人处。
一别吴娘,往事浑无据。
自从那日传柑,几番元夜,总则是、泪珠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