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濛濛,烟袅袅,红遍江南树。
小陆怀中,数颗偏怜汝。
笑他梅子心酸,莲儿心苦,都让尔、甘芳如许。
憎悽楚。记得解橘春纤,指冷偎人处。
一别吴娘,往事浑无据。
自从那日传柑,几番元夜,总则是、泪珠如雨。
水濛濛,烟袅袅,红遍江南树。
小陆怀中,数颗偏怜汝。
笑他梅子心酸,莲儿心苦,都让尔、甘芳如许。
憎悽楚。记得解橘春纤,指冷偎人处。
一别吴娘,往事浑无据。
自从那日传柑,几番元夜,总则是、泪珠如雨。
这首《祝英台近·咏橘》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橘为题,借物抒情,情感深沉而细腻。
词的开篇“水濛濛,烟袅袅”,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红遍江南树”一句,点明了橘树的红艳,与上文的朦胧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色彩感和生命力。
“小陆怀中,数颗偏怜汝”运用拟人手法,将橘子比作怀中的宝贝,流露出对橘子的喜爱之情。“笑他梅子心酸,莲儿心苦,都让尔、甘芳如许。”通过对比梅子和莲子的酸苦,反衬出橘子的甘甜,表达了对橘子独特风味的赞美。
“憎悽楚。记得解橘春纤,指冷偎人处。”这一句通过回忆与橘子相关的温暖时刻,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柔软与怀念。橘子在春天采摘时,手指触碰的温度和亲密感,成为了词人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一别吴娘,往事浑无据。”这里提到的“吴娘”可能是指与橘子相关的人或故事,暗示了与橘子有关的美好时光已成过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自从那日传柑,几番元夜,总则是、泪珠如雨。”词人回顾与橘子相关的特定日子,无论是传柑还是元宵节,都充满了泪水,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和无法挽回的失落感。
整首词通过对橘子的咏叹,不仅展现了橘子本身的美丽与风味,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中失去的惋惜。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得橘子的形象更加饱满,情感更加丰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词。
朝无寒士达,家在旧山贫。
相送天涯里,怜君更远人。
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
独行风袅袅,相去水茫茫。
白首辞同舍,青山背故乡。
离心与潮信,每日到浔阳。
渡口发梅花,山中动泉脉。
芜城春草生,君作扬州客。
半逻莺满树,新年人独远。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
雁还空渚在,人去落潮翻。
临水独挥手,残阳归掩门。
狎鸟携稚子,钓鱼终老身。
殷勤嘱归客,莫话桃源人。
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
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
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