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0)
注释
岩岩:本形容高峻的样子,这里代指显赫的大臣。
显朝市:显赫于朝廷之中。
废共鲧:指帝尧的臣子共工与鲧,因不贤而被废弃处置。
翻译
大臣显赫在朝廷,君主用人当慎重。
共工与鲸被废弃,帝舜所为除奸凶。
管仲临终肺腑语,桓公到底没听从。
桓公临死困饥渴,心中后悔有何用!
鉴赏

此诗为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中的第十三首,创作于魏晋时期。诗中通过对古代神话故事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使用与得失的深刻感慨。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开篇即点明了选官任用的重要性,警示君主要谨慎地使用人才,才能使国家昌盛。这里,“岩岩”形容事物显而易见,是对古代“朝市”(朝廷与市场)的比喻,用以强调人才的选拔对于国家的重大影响。

接着,“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诗人提到了古代神话中的共工氏和华胥女的故事。共工氏是传说中的大神,因其力量过于强大而被放逐;而华胥则是一位美丽的女仙,被帝王所宠爱。这两者都象征着极端的情形——一方面是能力过剩而遭废弃,另一方面是因美貌而备受宠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人才使用不当的惋惜和批判。

紧接着,“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这里“仲父”指的是古代忠良之臣,而“姜公”则可能是某位君主或高官。诗中表达了即便是忠诚的建议也往往被怀疑的现实,这不仅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也透露出诗人对此深感忧虑。

最后,“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人才得失的无奈与悲哀。在古代,许多贤才往往在临终之际发出这样的叹息,感到自己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到了生命结束时也未被发掘或重用。诗人通过这种表达,强调了人才的珍贵以及及时发现与使用人才的重要性。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借古代神话故事和历史人物的情境,反映了自己对于才子的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通过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时代感。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题李恢垣铨部东陵于役诗后

仙曹骏马出皇都,想见衣冠拜鼎湖。

玉座森严三后列,翠旂明灭万灵趋。

周原毕吨瞻王气,汉代高光表圣模。

却望慕陵松柏路,十年泪洒向苍梧。

(0)

杂诗·其二

朔风班马鸣,边草萋以绿。

战士戍龙庭,秋高肥苜蓿。

不见汉家营,但见秦时月。

古驿零杨柳,我室已蟋蟀。

代马与越鸟,苦思故林宿。

玉门有飞雁,尽唱征人曲。

征人远未归,霜雪寒无衣。

君思古离别,岁暮定何依。

(0)

漫兴·其二

猰貐狂难制,吹唇沸地来。

烽连贾傅宅,矢集定王台。

尚遣游魂骋,徒闻爨骨哀。

六旬围不解,谁抉阵云开。

(0)

赵河感旧诗

飞絮萍花感不禁,东风影里认浮沈。

异乡岁月愁中鬓,末路功名醉后心。

城郭千年仙鹤杳,阴符一卷草堂深。

天涯随意留鸿爪,多少泥痕没处寻。

(0)

月夜池上独酌

小船漾漾受风微,疏竹泠泠坠露稀。

人影倒池鱼骇逝,月光穿树鸟翾飞。

异乡秋老频中酒,永夜寒深数换衣。

已忍伶俜强高兴,年来祇道不思归。

(0)

绩溪北乡石鹤山刘宋安成太守陈猛墓

林莽苍茫石鹤幽,土花遥忆六朝秋。

贻谋幸值梁承圣,世系追书汉太丘。

想像生金寻墓碣,几曾刻玉护松楸。

万安陵寝经行处,一例荒凉牧竖游。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