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千峰和尚》
《访千峰和尚》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立公入西林,荒院松柏肃。

立公去西林,堂空只栖蝠。

千僧离白棒,草屦散行簏。

愧我婴物网,未礼大士足。

东风寒食饧,春雨杏花粥。

今年扫墓田,两过茆亭曲。

知师卧林樾,清影溷樵牧。

猥云莲社踪,耻标高贤目。

寒山一相遇,粪扫共追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孙贻对千峰和尚的追思与探访,以及对佛教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首句“立公入西林,荒院松柏肃”,以“立公”作为千峰和尚的代称,通过“入西林”、“荒院”、“松柏肃”等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暗示了和尚生活的环境和其修行的专注。

接着,“立公去西林,堂空只栖蝠”,通过对比和尚在世时的热闹与离去后的寂静,表达了对和尚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无常的主题。

“千僧离白棒,草屦散行簏”,描绘了和尚们离开后,寺院的冷清景象,白棒象征僧侣的法器,草屦和行簏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用品,这些细节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对和尚离去的哀伤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愧我婴物网,未礼大士足”,诗人自省,表达了自己未能更深入地了解和亲近佛法的遗憾,体现了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

“东风寒食饧,春雨杏花粥”,通过季节的变化和食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寒食饧和春雨杏花粥都是清明时节的传统食品,这里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今年扫墓田,两过茆亭曲”,诗人描述了自己再次来到墓地的情景,两次经过茆亭曲,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和尚的深切怀念。

“知师卧林樾,清影溷樵牧”,想象和尚在林间休息的情景,清影与樵牧的混杂,既表现了和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也隐含了对和尚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赞美。

“猥云莲社踪,耻标高贤目”,表达了诗人对莲社(佛教团体)传统的尊重,同时也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自居于高贤之列,体现了对佛法和高尚人格的敬畏。

“寒山一相遇,粪扫共追逐”,最后两句以寒山(唐代著名诗人)为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千峰和尚虽时空相隔,但心灵相通,共同追寻佛法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千峰和尚及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时间、人生等主题的哲思。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步蟾宫·其二

笙歌喜庆争催晓。篆烟舞、龙鸾缥缈。

香罗上、不尽寿仙人,献一段、长生寿草。

一心一意同欢笑。两心事、卒难得了。

教传语、天上太白星,剩借取、几千年好。

(0)

黄兵部生辰四首·其一

中朝人物竞推先,富贵前途看永年。

九万里程飞正远,八千春干久弥坚。

(0)

古镜词

人生两瞳子,烂烂岩下电。

见尽天下人,不见自己面。

古哉容成侯,作我眼外眼。

我老得君照,君老还我见。

藓花绕背字痕青,彷佛阳冰八分篆。

神光一点未埋没,尤物千年几流转。

君不见扬子江心水如练,年年铸入凝阴殿。

后来血染江水浑,至今端午人闭门。

(0)

萧寺秋夜

藤护颓垣石靠门,竹垆香穗篆馀熏。

醉来终夜不知雨,梦觉四山都是云。

半局棋枯僧入定,一声松响鹤离群。

缺权癞可风流尽,招隐归来有此君。

(0)

题四皓对奕瀹茶图各一绝·其二

石乳云腴拨不开,春风潋滟碧磁杯。

应无俗客烦敲臼,只恐东宫聘使来。

(0)

清趣·其一

鸦丛桑椹紫,蝶穴菜花黄。

水鸭眠依石,竹鸡啼过墙。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