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苍烟锁绀园,四民曾此礼三尊。
岧峣地上开金刹,仿佛云中立翠幡。
山色可能随世改,烧痕长是到秋繁。
凭高莫漫搜陈迹,时倚衡云望蓟门。
碧树苍烟锁绀园,四民曾此礼三尊。
岧峣地上开金刹,仿佛云中立翠幡。
山色可能随世改,烧痕长是到秋繁。
凭高莫漫搜陈迹,时倚衡云望蓟门。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宜阳八景次东溪郑尚书韵八首(其四)宝刹云幡》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碧树苍烟锁绀园”,以深绿的树木和缭绕的青烟烘托出一座古老的园林,色彩鲜明且宁静深邃。接着,“四民曾此礼三尊”暗示了此处曾是人们崇敬神灵的地方,体现了历史的沉淀。
“岧峣地上开金刹”描绘了高耸入云的佛塔,金碧辉煌,与“仿佛云中立翠幡”相映成趣,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山色“可能随世改”,暗示着自然的变化,而“烧痕长是到秋繁”则揭示了岁月流转中火灾的痕迹,增添了历史沧桑感。
最后两句“凭高莫漫搜陈迹,时倚衡云望蓟门”,诗人提醒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要忘记历史的过往,可以时常登高远眺,遥望远方的蓟门,寓含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宜阳的宝刹景色,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展现出诗人对过往与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