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
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
何处好山饶胜概,拟携家酿趁晴晖。
病衰不复能搜句,聊插红萸满帽归。
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
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
何处好山饶胜概,拟携家酿趁晴晖。
病衰不复能搜句,聊插红萸满帽归。
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庭院中的菊花,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情感。"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两句中,“迟”字暗示了去年的菊花开放较晚,而“半芳菲”则描绘出今年菊花虽未完全盛开,但已有一半处于美好的状态。
接着,“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两句,景象转向田间和自然。"禾收"表明秋收的季节已经到来,而“原野将成廪”则预示着丰收即将到来的喜悦。另一方面,“枫落”指的是枫叶纷飞,而“江湖欲授衣”则是比喻自然界在为冬日赋予大地以温暖的外衣,生动形象。
诗人随后提问"何处好山饶胜概",表达了对美好山川的向往和寻觅。在“拟携家酿趁晴晖”中,则流露出一种逃离尘世、隐居自然之中的愿望。"病衰不复能搜句"一句,则显示出诗人因病痛而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轻松地创作诗词,表达了对诗歌创作能力减退的无奈。
最后,“聊插红萸满帽归”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在此处“聊”字带有一种调侃和自嘲意味,似乎在说即使无法再写出美好的诗句,也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如插戴花朵来装饰自己,以此作为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流露出诗人对于时间、创作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