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逦因山曲曲行,白云青树转溪声。
居民漫说羊龙事,隘道伤心巳巳兵。
风散诸岚闻虎啸,天清孤垒照霜明。
将军下马经营地,千里黄尘咫尺情。
迤逦因山曲曲行,白云青树转溪声。
居民漫说羊龙事,隘道伤心巳巳兵。
风散诸岚闻虎啸,天清孤垒照霜明。
将军下马经营地,千里黄尘咫尺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行进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织。首句“迤逦因山曲曲行”,以“迤逦”形容行进路线的蜿蜒曲折,巧妙地融入了山势的特点,展现出一种动态美。接着,“白云青树转溪声”一句,通过“白云”、“青树”和“溪声”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溪水潺潺,感受到云雾缭绕的清凉。
“居民漫说羊龙事,隘道伤心巳巳兵。”这两句则由自然景观过渡到历史人文,通过“居民”的闲谈,引出了关于“羊龙”的传说,增添了故事性。同时,“隘道伤心巳巳兵”一句,暗示了过往战争的痕迹,表达了对战争的哀伤之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风散诸岚闻虎啸,天清孤垒照霜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风散岚气,虎啸山谷,展现了山林的野性和生命力;而“天清孤垒照霜明”则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庄严的场景,孤零零的堡垒在霜雪中显得格外醒目,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最后,“将军下马经营地,千里黄尘咫尺情。”这两句将视角拉回现实,将军的行动与情感紧密相连,千里黄尘象征着战场的广阔与艰苦,而“咫尺情”则强调了将军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无论是对胜利的渴望,还是对士兵的关怀,都凝聚在这短短的诗句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间行进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历史、战争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抱元能守一,四大自轻安。心中须返照,几曾闲。
金乌衔耀,飞入烂银盘。
心心心是道,只在心心,更于何处求仙。
又何须衣冕,燕处欲超然。荣华能几日,便凋残。
修真甚易,积行累功难。
劝君强为善,五浊三途,便为云岛神山。
学易喜加数,富贵正当年。
谁识晚成大器,信道古来然。
莫叹无闻不足,官政从今艾服,知命自由天。
恰合买臣愿,好著祖生鞭。藏学问,通今古,冠英贤。
管取一名一第,行折桂枝先。
未数奉书朱穆,窃笑表微拭镜,接武引群仙。
生日年年庆,绛老愿齐肩。
承圣绪,垂意在升平。驱貔虎,策豪英。号令肃天兵。
四方无复羽书征。德泽浸群生。
睿谋雄俊,绌汉高狭陋,慕三皇二帝,登闳缉乐缀文明。
将升岱岳告功成。玉牒金绳。腾宝飞声。事难评。
轩鼎就、清都一梦俄顷。
飞霞佩,乘龙驭,羽卫入高清。
祥光浮动五色,迎鸾凤,杂箫笙。
因山功就,同轨人至,铭旌画翣,行背重城。
楚笳凝咽,汉仪雄盛,攀慕伤情。
惟馀内传,知向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