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蒋都官画像记》
《读蒋都官画像记》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闻昔妖氛满巴蜀,所临州县偃如风。

其城陷者尽从贼,以义死之惟有公。

节与岷山高莫敌,名随皂水注无穷。

兰台秉笔今谁氏,舍此何由壮史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ǎngdōuguānhuàxiàng
sòng / wéntóng

wényāofēnmǎnshǔsuǒlínzhōuxiànyǎnfēng

chéngxiànzhějìncóngzéizhīwéiyǒugōng

jiémínshāngāomíngsuízàoshuǐzhùqióng

lántáibǐngjīnshuíshìshèyóuzhuàngshǐgōng

注释
昔:过去。
妖氛:邪恶的气氛。
巴蜀:古代中国地区名。
州县:行政区划。
偃如风:像风一样被席卷。
陷者:被攻陷的人。
贼:敌人。
公:指某位有节操的人物。
节:节操。
岷山:中国西部山脉。
名:名声。
皂水:河流名。
兰台:古代官署名,负责记录史书。
谁氏:谁。
壮史功:彰显英雄事迹。
翻译
听说过去在巴蜀地区满是邪恶的气氛,所到之处像风一样被席卷。
那些被攻陷的城市的人大多投降了敌人,只有他以正义之名牺牲。
他的节操如同岷山般崇高无人能及,名声随着皂水江流传,永无止境。
如今兰台记录历史的笔落在谁手中呢?没有这样的记载,如何彰显他的英雄事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战乱中坚守节操、壮烈牺牲的将军形象。首句“闻昔妖氛满巴蜀”指的是过去四川一带充斥着邪恶之气,暗示战争与动荡;“所临州县偃如风”则形容战乱之中,许多城池如同被风吹倒一般,易于失守。紧接着,“其城陷者尽从贼,以义死之惟有公”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多数人选择了投降,只有这位将军(“公”)坚持到最后,以身许国,壮烈捐躯。

下半首诗转向对这位将军的赞誉:“节与岷山高莫敌,名随皂水注无穷”表达了这位将军的节操如同岷山一般坚不可摧,他的名字将会像流水一样永远传颂下去。末句“兰台秉笔今谁氏,舍此何由壮史功”则是在问现在掌握历史记录的兰台(古代官署名)是哪位书吏,在提醒说如果不把这位将军的事迹记下来,将会错失了彰显他英勇事迹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高度评价,塑造了一位忠诚、坚定、壮烈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忠义之士的崇敬与怀念。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题薛素画梅·其一

淡墨含情手自栽,水仙花畔古梅开。

纸窗明月西楼下,想见当年薛夜来。

(0)

杂诗·其四

乱后厌城郭,村居若深山。

夜分坐明月,竹门每忘关。

(0)

杂诗·其三

买山须买邻,卖鱼聊买酒。

此中有隐人,桃花古溪口。

(0)

五日即事二首·其二

艾叶青青草色毵,萚冠散发不胜簪。

双鱼樟浦惊身事,一局蕉阴变手谈。

南史何时书夏五,东人今已困朝三。

辟兵便入深山去,云树千重锁钓庵。

(0)

禾上晤诸子·其二

柴车枯悴湿樵巾,短褐流离变苦辛。

此去蓬蒿深谢客,他时荆聂更无人。

椎埋年少千金侠,风雪家园一研贫。

今日相逢诉惆怅,桃花未必许垂纶。

(0)

禾上晤诸子·其一

飘泊亡家逐海鸥,河干惊见各维舟。

草间伏蟀空相语,风下孤萤可自由。

一夜鬓丝经乱白,三年剑铗傍人秋。

洞庭虽有鲈如玉,不敢渔灯买钓钩。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