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含情手自栽,水仙花畔古梅开。
纸窗明月西楼下,想见当年薛夜来。
淡墨含情手自栽,水仙花畔古梅开。
纸窗明月西楼下,想见当年薛夜来。
此诗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深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彭孙贻以“淡墨含情手自栽”起笔,巧妙地将画家亲手培育的水仙与古梅置于同一画面之中,不仅体现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也暗示了画家内心的细腻情感。水仙与古梅,一柔美一苍劲,相互映衬,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艺术的包容性。
“水仙花畔古梅开”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与融合,古梅的苍老与水仙的清新,在诗人的笔下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卷,仿佛能听到风中传来的花语,感受到画家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纸窗明月西楼下”,诗人通过这一句将画面的背景设定为夜晚的月光之下,纸窗透出的微光与明月的光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这样的场景设置,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情感色彩。
最后,“想见当年薛夜来”一句,诗人通过想象薛夜来这位历史人物的存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让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薛夜来作为一位历史上的女性画家,她的形象在这里被诗人巧妙地融入到画作之中,既是对薛夜来艺术成就的致敬,也是对女性艺术家在传统艺术领域中地位的一种肯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述,不仅展现了画家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