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仪高悟人,谈经举灵脱。
沈顿青衿间,百家遂隐括。
一官著书轻,千年翳雾拨。
弗借词林支,自捖儒宗钵。
汉代明经者,注辞亦己达。
坤仪高悟人,谈经举灵脱。
沈顿青衿间,百家遂隐括。
一官著书轻,千年翳雾拨。
弗借词林支,自捖儒宗钵。
汉代明经者,注辞亦己达。
此诗由明代诗人陆启浤所作,名为《读嘉郡诸先生集十二首(其九)》。诗中赞美了曹郎袁先生黄的学识与贡献,以“坤仪高悟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先生的智慧与洞察力。接着,“谈经举灵脱”进一步强调了其在经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沈顿青衿间,百家遂隐括”,描述了先生在众多学者中的独特地位,他的思想和学说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了学术界的黑暗角落,将各种学说纳入其体系之中。接下来,“一官著书轻,千年翳雾拨”则赞扬了先生著作的影响力,即使在千年之后,其思想仍能拨开迷雾,引领后世。
“弗借词林支,自捖儒宗钵”表达了对先生独立思考、不依赖传统权威的精神的敬佩,他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了儒家学说的发展。最后,“汉代明经者,注辞亦己达”以历史上的明经者为参照,进一步肯定了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与影响,其注解之深邃,足以与古代的学者相媲美。
整首诗通过对曹郎袁先生黄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也体现了对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精神的推崇。
开春奁生芳。自玲珑暗许,曾伴西窗。
浅照鬟偏秦镜,鬓松巫阳。含笑脸,倾衷肠。
最怕人微言轻狂。
忍金缕裙宽,银屏梦冷,无意换初妆。
荷珠碎,莲丝长。怎閒吹凤笛,偷按鸾腔。
未料横梯魂断,卷帘心伤。拚紫曲,沈殊乡。
奈陌头、空辜萧郎。叹萍迹天涯,寻思画堂花蕊香。
江山如画,认留真图稿。始信文殊恣探讨。
细看来、不是云海茫茫,原只是、豪气胸中多少。
古今知己在,梅壑清湘,早把奇观尽穷奥。
傲骨本嶙峋,山鬼由人,凭谁去、登临呼啸。
便借尔、才华笔端春,将万古闲愁,一齐都扫。
花外小红楼,古今来、堆得离愁多少。
唐代辘轳声,吟香地、元九韦皋曾到。
枇杷翠晚,玉人魂断生秋草。
留与阳关三弄笛,楼下绿波双棹。
元戎小队郊坰,置行厨、丛桂香中更好。
转柁秀山光,平羌上,换尽年年怀抱。壶天尚早。
大旗落日红霞照。
燕子生涯如客样,一醉一番人老。
怨锁纤眉,愁萦倦眼,十载憔悴东风。
梦迟云阻,莫谩与寻踪。
闻道隋堤旧路,曾当时、吹絮濛濛。
凭阑处,斜阳密霭,都在断肠中。
楼空凝望久,飘残树色,疏到帘栊。
黯芳陌空牵,别恨重重。
便乞流莺唤住,声未歇、春去匆匆。
还惆怅,尘回月上,依恋与人同。
秋影阔。沙边夜潮退,雨声亲切。
岸阁鱼舠,石横蟹簖,梢梢凉叶。
身入江南画藁,卷西风、无限飞雪。
故人别,一行征雁,昔游休说。劫后家山尤怯。
莽天涯、鱼笺又缺。断涧人家,新霜天气,吟情先歇。
白发听潮,梦不到,当日黄花清节。棹歌咽。
回首江村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