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厌城郭,村居若深山。
夜分坐明月,竹门每忘关。
乱后厌城郭,村居若深山。
夜分坐明月,竹门每忘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战乱中逃离城市,选择在乡村生活的情景。通过“乱后厌城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战乱后城市的厌恶,可能是因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不安定感。接着,“村居若深山”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远离尘嚣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深山之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纷扰。
“夜分坐明月”描绘了夜晚诗人独自坐在明亮月光下的情景,月光洒满大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夜晚景象。这不仅展现了乡村夜晚的独特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最后,“竹门每忘关”则进一步强调了乡村生活的自由与随意,竹门不需紧闭,象征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了释放和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战乱中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以及在乡村生活中找到的宁静与自由。它不仅是一幅乡村生活的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