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将归雁,幽娥不带花。
愿言速成茧,鸣鴂事青麻。
公子将归雁,幽娥不带花。
愿言速成茧,鸣鴂事青麻。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蚕农忙碌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象。
“公子将归雁”,公子即将归家,雁阵南飞,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期待与离愁。这里运用了雁阵南飞的传统意象,象征着归乡与团聚的愿望。
“幽娥不带花”,幽静的环境里,美丽的蛾子却未携带花朵,可能是因为春天已逝,花朵凋零,或是蛾子在忙碌于其他事务,未能顾及采集花蜜。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季节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同时也暗含了人物的忙碌与专注。
“愿言速成茧”,表达了蚕农们的心愿——希望蚕儿能迅速结成茧,寓意着丰收与成功的期望。结茧是蚕的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象征着成长与转化,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鸣鴂事青麻”,鴂鸟(即伯劳鸟)开始忙碌于青麻田间,预示着农事活动的开始。鴂鸟的鸣叫不仅是季节变换的标志,也是农事活动即将展开的信号,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对劳动与收获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蚕农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紧密联系,展现了生活的诗意与哲理,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生命的循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君不见智人求心不求佛,诸法寂灭即贪淫。
爱欲贪淫从心起,我亦徵心于无心。
若也求心复不得,自然无处起贪淫。
贪淫无起亦无灭,颠倒非浅亦非深。
又亦不得非贪欲,无得不得妙难寻。
三毒性中恒如此,具足常同坚固林。
馀事贪淫为佛事,更无三毒横相侵。
若求出离还沉没,分别出没还复沈。
诸佛善得于三毒,众生虚妄不能任。
我亦勤修三毒性,更不愿求诸佛心。
行路难,路难心中本无物。
无物即是净菩提,无见心中常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