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川全之云门》
《送川全之云门》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六言诗

入岭踏著披秀,恰似倒食甘蔗。

前头节节不同,未可只么掉下。

雪峰玄沙黄檗,鼓山东禅西禅。

是处波腾岳立,随方五位三玄。

一一从头咬嚼,要令首尾完全。

云门尽头一节,苦硬如咬生铁。

一咬咬著舌头,洛阳桥成两截。

普贤隐身无地,文殊倒退三千。

有问蔗作何味,附子出在西川。

(0)
鉴赏

这首诗以“送川全之云门”为题,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诗中以“入岭踏著披秀,恰似倒食甘蔗”开篇,巧妙地将登山比作品尝甘蔗,形象地表达了探索与领悟的过程。接着,“前头节节不同,未可只么掉下”,强调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不能轻易放弃。

随后,诗人引用了多位禅宗大师的名字,如雪峰、玄沙、黄檗、鼓东、西禅等,通过这些名字串联起禅宗的智慧和传统,展现了禅学的博大精深。诗句“是处波腾岳立,随方五位三玄”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宗思想的广泛性和层次性,即无论何处,都有其独特的波澜壮阔和高峰耸立,而禅宗的智慧则如同五位三玄般深邃复杂。

接下来,“一一从头咬嚼,要令首尾完全”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或道理的过程,需要从头到尾彻底消化,确保完整无缺的理解。而“云门尽头一节,苦硬如咬生铁”则以云门为喻,指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和挑战,比喻为咬生铁般的艰苦。

最后,“一咬咬著舌头,洛阳桥成两截”和“普贤隐身无地,文殊倒退三千”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在面对巨大挑战时,即使是最伟大的智者也可能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可能出现自我怀疑的情况。而“有问蔗作何味,附子出在西川”则以蔗和附子为引,提出问题,暗示了对人生意义和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需要不断地寻找和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禅宗智慧,探讨了人生旅途中的探索、挑战与成长,以及对真理和智慧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和友人·其一

弟兄南渡各驰驱,几奉君王尺一除。

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

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

(0)

和尚书李丈六绝·其二

风光无赖恼诗翁,健笔凌云思未慵。

长句数篇欺白雪,江山浩荡发春容。

(0)

乐语

莫忘九疑山上侣。住在山中,白石清泉处。

好与长年沾雨露。灵根下遣蟠虬护。

青青九节长如许。早晚成花,教见薰风度。

十二节添须记取。千年一节从头数。

(0)

水调歌头.乙亥春永嘉归舟

宇宙邮亭耳,游子问舟归。

滩上滩下,转柁欲速□□迟。

安得泛河一叶,寻见江南归处,多只是旬馀。

此身无地著,惊浪湿征衣。独张翰,见风起,早知机。

谁把乘舟,偏重良策济明时。

夷岛人烟相接,恰在永嘉上浦,猛忆浩然诗。

乡闾万馀里,失路一相悲。

(0)

西湖即席和冷泉亭韵

石溜寒泉山色阴,我来本不为花寻。

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

虚洞迂风桥畔过,急滩泻月水痕深。

襟期难与凡人道,好和沧浪濯足吟。

(0)

题韶州李同知百泉漱雪吟卷·其一

癖到膏肓药不医,把泉煮石炼成诗。

齿根更著雪来嚼,吟过梅关又一奇。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