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韶州李同知百泉漱雪吟卷·其一》
《题韶州李同知百泉漱雪吟卷·其一》全文
宋 / 王义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癖到膏肓药不医,把泉煮石炼成诗。

齿根更著雪来嚼,吟过梅关又一奇。

(0)
注释
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比喻人的痴迷或习惯已深重难改。
药不医:即使药物也无法治疗,强调痴迷的程度深重。
把泉煮石:比喻通过极富创意的方式,如煮沸泉水和炼石,转化为艺术创作。
炼成诗:将生活中的元素转化为诗歌,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想象。
齿根更著雪来嚼:形容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连牙齿都仿佛在咀嚼冰雪般的文字。
吟过梅关:走过梅花盛开的关隘,象征诗人经历的生活旅程和灵感触发点。
又一奇:每一次的创作都是新的奇思妙想,强调诗人的创新精神。
翻译
痴迷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药物也无法改变,我将泉水煮沸,如同炼金术般,只为创作诗歌。
连牙齿根部都仿佛被白雪覆盖,咀嚼着诗意,走过梅花关,这又是一个奇特的创作旅程。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义山所作,题目为《题韶州李同知百泉漱雪吟卷(其一)》。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创造的执着追求。

“癖到膏肓药不医”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的性情、癖好已经根深蒂固,不再需要外界的修正或治疗。这里,“癖”指的是个人独特的文学风格或艺术追求,而“膏肓”则形容这种癖好的深入骨髓。

接下来的“把泉煮石炼成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创作诗歌的执着态度。诗人将自然界中的泉水与石头进行比喻,表明自己的诗歌如同用这些天然之物经历高温熔炼而形成,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坚实的意境。

“齿根更著雪来嚼”则是形容诗人在严寒中吟咏诗文,即使牙关紧闭也要将那如同洁白雪花般纯净的诗句咀嚼、品味。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执着,也反映出诗歌创作中的自我修炼。

最后,“吟过梅关又一奇”则指诗人在跨越了一道道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之后,又一次迈向新的诗歌境界。这里的“梅关”可能是对某种特定的文学门槛或审美标准的隐喻,“又一奇”则表明诗人的创作不断超越,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深沉情怀与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王义山
朝代:宋   字:元高   号:稼村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生辰:1214——1287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你喜欢

嘉兴道中杂咏·其十二

迎銮男妇两堤旁,鞠?欢呼翳稚桑。

嫩绿遥看未抽叶,所忻不致误蚕忙。

(0)

过济南杂诗·其二

大明湖已是银河,鹊驾桥成不再过。

付尔东风两行泪,为添北渚几分波。

(0)

江南意

毛嫱白台及西子,不必谋面人知美。

吴越山川罨画中,传闻争羡亦如此。

吟诗好景说江南,前此何曾一税骖。

观风问俗式旧典,湖光岚色资新探。

朝来小雪千林缀,梅信依稀速邮置。

邓尉孤山似此无,迎人跸路江南意。

(0)

卢沟桥

石桥卧冻波,来往行人渡。

乘时每断流,狂澜归何处。

去岁决畿南,至今困沮洳。

固愧人力为,讵容诿诸数。

疏浚付河臣,古今重防护。

(0)

孟春时享太庙

鲁论钦与祭,周雅咏于昭。

太室修精礿,王春报始韶。

瓞瓜绵益衍,本木接非遥。

济济趋三献,依依眄九霄。

僾闻希黻扆,显相肃鹓僚。

启佑鸿规远,丕承仰五朝。

(0)

渡河舟中作

惟天有汉地有河,其源则一理岂讹。

时巡嵩洛初渡过,清秋浪静暄且和。

楼船捩柁发棹歌,涛声砰磕鼓灵鼍。

黄头相顾喜色多,讶逢希有之恬波。

我昔澄海纵遐睋,此输彼受均难为。

壮哉大观抒雄哦。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