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论钦与祭,周雅咏于昭。
太室修精礿,王春报始韶。
瓞瓜绵益衍,本木接非遥。
济济趋三献,依依眄九霄。
僾闻希黻扆,显相肃鹓僚。
启佑鸿规远,丕承仰五朝。
鲁论钦与祭,周雅咏于昭。
太室修精礿,王春报始韶。
瓞瓜绵益衍,本木接非遥。
济济趋三献,依依眄九霄。
僾闻希黻扆,显相肃鹓僚。
启佑鸿规远,丕承仰五朝。
这首诗描绘了在孟春时节,对太庙进行祭祀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礼仪文化元素,如“鲁论”、“周雅”,这些都指向了古代的礼乐制度和祭祀传统。通过“太室修精礿”、“王春报始韶”等句子,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季节性的关联。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瓞瓜绵益衍”、“本木接非遥”等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祭祀活动对于家族延续、国家传承的重要性。
“济济趋三献,依依眄九霄”描绘了参与祭祀的人们恭敬有序地进行献祭仪式,目光虔诚地仰望天空,体现了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敬之情。接着,“僾闻希黻扆,显相肃鹓僚”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庄严与参与者的肃穆态度,同时也暗示了祭祀活动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最后,“启佑鸿规远,丕承仰五朝”表达了通过祭祀活动祈求福祉、传承美德的愿望,以及对历史传统的尊崇与继承。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礼仪的宏大与庄重,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情感。
世运际清夷,霸图久沦昧。
获鹿闻兹山,名迹空岩濑。
岝崿亘朱明,缅邈通衡岱。
涧壑互蔽亏,薜萝纷蔚荟。
灵境乃天启,胜事于人待。
辟社萃朋游,霞烟袭襟带。
翰墨时间作,篇章成绣绘。
神以幽寂超,赏与高深会。
希踪千载前,放志九州外。
逍遥契道缘,终期加十赍。
端居限台省,夙驾命油轩。
委蛇及晚沐,揽辔临郊原。
亹亹阴气逼,凄凄秋景繁。
孤蓬易流转,短翮难翩翻。
抚彼万类殊,识此造化端。
动极归有静,物我本同根。
冥灵阅年岁,蕣菌无朝昏。
处华理难久,守约道逾尊。
独往适吾性,意得斯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