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一》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一》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媚灶吾何敢,送穷亦古人。

兰魂无怪惑,笔墓自嶙峋。

世事惟孤剑,文心比竹筠。

匹夫诚有罪,怀璧山之根。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以及对人性的反思。

首联“媚灶吾何敢,送穷亦古人”,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自己不敢像谄媚灶神那样讨好他人,同时提到“送穷”这一传统习俗,暗示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传统价值的思考。

颔联“兰魂无怪惑,笔墓自嶙峋”,通过兰花和墓碑的意象,表达了对纯洁品质的坚守和对文人风骨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

颈联“世事惟孤剑,文心比竹筠”,将世事比作孤剑,象征着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个人力量的渺小;将文人心比作坚韧的竹筠,寓意着文人虽处逆境,仍能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匹夫诚有罪,怀璧山之根”,借“匹夫”之罪与“怀璧”的比喻,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指出即使普通人也有犯错的时候,而真正的根源可能在于社会环境或道德观念的缺失。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兜率寺作·其一

归云薄如雾,徐行江上山。

徘徊印松竹,轻风约之还。

悠然渡江去,馀影犹阑斑。

白鸟更自在,几点落远滩。

(0)

王仙君坛

羽客已登云路去,丹砂草木尽凋残。

不知千岁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0)

同郑鲁望听杜鹃

每到桃花发,山鹃叫得频。

今年同听处,吴下未归人。

客泪滴残月,物情愁暮春。

胥江有清水,聊与濯衣尘。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四八许孜

能感猛鸷类,都无搏噬心。

同游至鹿虎,共宿有鸠鹰。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十卫武公

孝子身终者,非终父母身。

武公年九十,戒我尚谆谆。

(0)

夷狄之孝十首·其九回纥

瞥尔惊吾父,同然拜令公。

遥知恩义重,恰似与真同。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