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遥夜忆京师,十八题诗尚记之。
二纪光阴何太疾,百年事业竟奚为。
良时孤负追宁及,多病侵陵悔已迟。
从此残魂须爱惜,闲人闲话不相宜。
虚堂遥夜忆京师,十八题诗尚记之。
二纪光阴何太疾,百年事业竟奚为。
良时孤负追宁及,多病侵陵悔已迟。
从此残魂须爱惜,闲人闲话不相宜。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在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行为的反思。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哲思和对未来的警醒。
首句“虚堂遥夜忆京师”,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空旷的厅堂中度过长夜,思绪飘向遥远的京城,暗示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接着,“十八题诗尚记之”表明诗人对过去的创作记忆犹新,可能包含着对自己作品的骄傲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二纪光阴何太疾”一句,诗人感叹时间飞逝,短短二十年(一纪为十年)似乎转瞬即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紧接着,“百年事业竟奚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询问自己一生的努力和追求究竟有何意义,流露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良时孤负追宁及”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机未能把握的遗憾,暗示了对过去行为的后悔。“多病侵陵悔已迟”则说明随着年岁增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对年轻时的错误行为感到后悔,但为时已晚。
最后,“从此残魂须爱惜,闲人闲话不相宜”告诫自己要珍惜余生,避免与无关紧要的人和事纠缠,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和对未来的审慎思考。
龙在固神物,动与风云会。
胡为脱渊泉,辄触钩纶害。
无乃护明珠,睡目方瞢昧。
而或嗅香饵,贪涎适沾霈。
不尔腾角牙,自衒鳞虫最。
来应山岳摇,去等蝉蛇蜕。
传闻旷百世,兹事久晻暧。
空馀古台石,硉矹尘沙外。
湍流卷白日,岩壑动清籁。
乾坤终苍茫,物理有否泰。
路尽得佳赏,川原何净明。
周围地形壮,洒落世尘清。
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
风帆人共远,潮屿岁重耕。
晓市炊烟合,孤庵汲道萦。
俯窥岩鸟过,微认野云生。
香气林端出,秋容物外呈。
表閒幡弄影,觉静磬传声。
官舍今稀讼,轓车此驻行。
唱篇知寡和,君世负诗名。
霜云明净海山隈,一岁登临始此回。
堂上寿觞淋浪满,栏边佳菊似疑开。
故乡情味人人好,今日荣恩节节来。
正是秋风洗烦暑,力将衰飒上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