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固神物,动与风云会。
胡为脱渊泉,辄触钩纶害。
无乃护明珠,睡目方瞢昧。
而或嗅香饵,贪涎适沾霈。
不尔腾角牙,自衒鳞虫最。
来应山岳摇,去等蝉蛇蜕。
传闻旷百世,兹事久晻暧。
空馀古台石,硉矹尘沙外。
湍流卷白日,岩壑动清籁。
乾坤终苍茫,物理有否泰。
龙在固神物,动与风云会。
胡为脱渊泉,辄触钩纶害。
无乃护明珠,睡目方瞢昧。
而或嗅香饵,贪涎适沾霈。
不尔腾角牙,自衒鳞虫最。
来应山岳摇,去等蝉蛇蜕。
传闻旷百世,兹事久晻暧。
空馀古台石,硉矹尘沙外。
湍流卷白日,岩壑动清籁。
乾坤终苍茫,物理有否泰。
这首诗名为《钓龙台》,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诗中以龙为题材,寓言深沉,富有哲理。诗人首先赞美龙作为神物,与风云相会的威严形象,然后转折笔锋,质疑龙为何离开深渊,竟会被钓竿所困,似乎在保护明珠时失去了警惕。接着,诗人通过龙对香饵的诱惑,暗示了贪婪和无知可能导致悲剧。龙本应展示其角牙和鳞甲的荣耀,却因一时不慎陷入困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龙的事迹引发对历史的反思,认为这样的事件百年难得一见,真相已模糊不清。最后,诗人描绘了钓龙台周围的景色,湍流、岩石和风声,以此映衬出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全诗寓言深刻,借龙的故事探讨了世间万物的兴衰和自然法则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