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竹引岩泉,远在寒谷幽。
然炬火其端,高飞北山头。
可以活三军,梅林意悠悠。
倒置未为戾,见之复何求。
接竹引岩泉,远在寒谷幽。
然炬火其端,高飞北山头。
可以活三军,梅林意悠悠。
倒置未为戾,见之复何求。
这首诗描绘了引水入室、点燃火光、照亮黑暗的场景,象征着智慧与光明能引领人们走出困境,带来生机与希望。诗中“接竹引岩泉”形象地展示了利用自然之物解决生活所需,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巧妙运用。“远在寒谷幽”则暗示了困难环境中的坚持与探索精神。“然炬火其端,高飞北山头”,通过描述点燃火光并使其升至高处,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穿透黑暗,指引方向。“可以活三军,梅林意悠悠”,这里将智慧比作能够拯救军队的良策,同时以梅林的悠远意境,表达了智慧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持久的希望。“倒置未为戾,见之复何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不应受限于常规,真正的智慧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寓意深刻,展现了智慧与光明对于克服困难、引领前进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创新思维和不拘一格的精神价值。
淮南摇落客心悲,溳水悠悠怨别离。
早雁初辞旧关塞,秋风先入古城池。
腰章建隼皇恩赐,露冕临人白发垂。
惆怅恨君先我去,汉阳耆老忆旌麾。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
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
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威灵绝想像,芜没空林薮。
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
逢君从此去,背楚方东走。
烟际指金陵,潮时过湓口。
行人已何在,临水徒挥手。
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
青青草色满江洲,万里伤心水自流。
越鸟岂知南国远,江花独向北人愁。
生涯已逐沧浪去,冤气初逢涣汗收。
何事还邀迁客醉,春风日夜待归舟。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前朝旧业想遗尘,今日他乡独尔身。
郧地国除为过客,杜陵家在有何人。
苍苔白露生三径,古木寒蝉满四邻。
西去茫茫问归路,关河渐近泪盈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