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豫章篇》
《豫章篇》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乐府曲辞

晨出南浦桥,不见桥上楼。

但见火烧骨,桥下水不流。

北风吹枯树枝,无一人来游。

妖鸟群啄鸣啾啾,汝何不此地重起楼。

吴盐大舶来,越珍衔舳舻,豫章之火心大荼。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豫章篇》描绘了一幅凄清冷寂的江南秋景图。首句“晨出南浦桥,不见桥上楼”,以早晨的宁静开篇,暗示昔日繁华已不在,只剩空荡的南浦桥。接下来的“但见火烧骨,桥下水不流”运用了象征手法,火烧骨可能暗指战争后的废墟,河水不再流淌,更显死寂。

“北风吹枯树枝,无一人来游”进一步渲染了荒凉气氛,北风的呼啸与枯枝的摇曳,无人问津的景象令人感伤。诗人借“妖鸟群啄鸣啾啾”寓言,表达对往昔热闹的怀念和对当下荒凉的哀叹,提出“汝何不此地重起楼”的疑问,表达了对重建的期待。

最后两句“吴盐大舶来,越珍衔舳舻,豫章之火心大荼”,则通过描绘贸易船只满载而来,珍贵的货物络绎不绝,暗示着虽然眼前荒凉,但经济活动仍在继续,或许预示着未来的复苏希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沉,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无际游句馀将便道参云栖走笔送之

六和塔前潮水浑,西兴渡头山色昏。

归来且莫翻天竺,一路沿江到梵村。

(0)

宿法相为吴伯霖题画

夜半溪阁响,不知风雨歇。

起视晻霭间,悠然见微月。

(0)

戏示山中僧侣

山居不须华,山居不须大。

所须在适意,随地得其概。

高卑审燥湿,凉燠视向背。

楼阁贵轩翥,房廊宜映带。

或与风月通,或与水木会。

卧令心神安,坐令耳目快。

皋亭美林壑,中塔亦称最。

一楼负山立,圭窦如向晦。

山僧请余住,余性苦不耐。

劝令开八窗,咄嗟变湫隘。

前楹布清阴,后户揽苍霭。

玲珑称人意,萧爽出尘界。

冁然谓山僧,此中固有解。

往往住山人,不知山好在。

我昨居新庵,结构亦可怪。

居然仇凉风,似欲杜灵籁。

古梅如老宿,亭亭使人爱。

其下安灶突,柯条半焦坏。

悲哉冰玉姿,坐受熏灼害。

见之热五内,如身被桎械。

谁当共拯此,移灶出树外。

面南辟小扉,日与香雪对。

区区一缗费,功德乃万倍。

吾言不见用,终为未了债。

(0)

自齐云乘筏至落石台留宿

五里十亭子,下山忘险艰。

爱此溪山晴,故作乘筏还。

寒沙束回湍,下见文石斑。

旭日来映之,浮动水石间。

吾徒二三子,坐稳兴何閒。

方过蓝渡桥,复见落石湾。

落石势已奇,况此清流环。

松萝挂绝壁,古色照我颜。

前林正丹黄,烟郭粘远山。

我欲留此石,一杯酬潺湲。

襆被叩上方,待月同跻攀。

(0)

呆僧崖

此是呆僧崖,昔有呆僧住。

石上松萧疏,草间虎来去。

香积饭一投,衲衣酒常污。

垢净了无取,何处得恐怖。

妙语冲口开,怀哉不可遇。

(0)

吴门舟中邂逅闲孟自白下归出予画卷索题时予方北上走笔见意

我昔燕中归,为君作小景。

题诗见予怀,遂儗息驰骋。

兹行复何为,相对徒耿耿。

人生出处间,一往贵勇猛。

愧予怀两端,疾走以避影。

见君风尘色,使我意逾冷。

青山与白云,开卷发深省。

终当果此期,无为叹萍梗。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