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十亭子,下山忘险艰。
爱此溪山晴,故作乘筏还。
寒沙束回湍,下见文石斑。
旭日来映之,浮动水石间。
吾徒二三子,坐稳兴何閒。
方过蓝渡桥,复见落石湾。
落石势已奇,况此清流环。
松萝挂绝壁,古色照我颜。
前林正丹黄,烟郭粘远山。
我欲留此石,一杯酬潺湲。
襆被叩上方,待月同跻攀。
五里十亭子,下山忘险艰。
爱此溪山晴,故作乘筏还。
寒沙束回湍,下见文石斑。
旭日来映之,浮动水石间。
吾徒二三子,坐稳兴何閒。
方过蓝渡桥,复见落石湾。
落石势已奇,况此清流环。
松萝挂绝壁,古色照我颜。
前林正丹黄,烟郭粘远山。
我欲留此石,一杯酬潺湲。
襆被叩上方,待月同跻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流芳在明朝时期,从齐云山乘筏至落石台留宿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热爱,以及对旅途中的独特体验的细腻捕捉。
首先,诗人描述了从山下到山上的过程,五里十亭子的行程让他忘记了山路上的险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旅途的享受。接着,他赞叹于晴朗天气下的溪山之美,乘筏而归,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寒沙与湍急的水流交织出斑驳的光影,旭日初升,将这一切映照得生动活泼。他与二三友人一同坐在筏上,心境平和,谈笑风生。途经蓝渡桥,又见落石湾,这里的石头形状奇特,清流环绕,更添几分趣味。沿途的松萝、绝壁、古色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片正丹黄的前林,与远处的烟郭和远山相映成趣。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留下这美好的记忆,甚至愿意以一杯酒来酬谢这潺潺流水的愿望。他收拾行囊,准备前往上方,期待着与月光一同攀登,继续这段美妙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以及与朋友共享旅途乐趣的情怀。它不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生活的美好。
中麓子,最好奇,平生苦心只自知。
破冢将寻姬氏籍,凿山欲出禹王碑。
鸟篆蚪文焚后字,白云黄竹删前诗。
藏在阴厓及海窟,神物守护谁得窥。
自从掇取归君屋,但闻胡山鬼夜哭。
汗牛讵止盈五车,插驾应知满万轴。
开函几席生云烟,五色纷纷耀人目。
家中绫绮割截尽,更剪朝衣作装束。
中麓子,几岁读书长闭门。
自信中郎能一目,还轻左氏识三坟。
迩来下笔作词赋,绝似先年石鼓文。
却忆射策来京国,此时才士纷如云。
雕龙白马争先后,一日逢君皆闭口。
试问䶂鼠君已知,解对黄熊谁更有。
共看飞腾迈等伦,早排阊阖上麒麟。
遂令纨裤生叹息,公卿元是读书人。
老大无闻予自怜,论交多愧十年前。
可道壮心犹未已,时复从右乞一编。
《李中麓文选藏书歌》【明·唐顺之】中麓子,最好奇,平生苦心只自知。破冢将寻姬氏籍,凿山欲出禹王碑。鸟篆蚪文焚后字,白云黄竹删前诗。藏在阴厓及海窟,神物守护谁得窥。自从掇取归君屋,但闻胡山鬼夜哭。汗牛讵止盈五车,插驾应知满万轴。开函几席生云烟,五色纷纷耀人目。家中绫绮割截尽,更剪朝衣作装束。中麓子,几岁读书长闭门。自信中郎能一目,还轻左氏识三坟。迩来下笔作词赋,绝似先年石鼓文。却忆射策来京国,此时才士纷如云。雕龙白马争先后,一日逢君皆闭口。试问䶂鼠君已知,解对黄熊谁更有。共看飞腾迈等伦,早排阊阖上麒麟。遂令纨裤生叹息,公卿元是读书人。老大无闻予自怜,论交多愧十年前。可道壮心犹未已,时复从右乞一编。
https://shici.929r.com/shici/j85bT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