飕飕飗飗风落木,淅淅沥沥声撼竹。
乾坤不夜起开关,一港玻璃四山玉。
我所思兮渺中洲,幽怀欲写谁与酬。
世间馀子不足语,乘兴径上渔翁舟。
未到山阴竟回棹,歘去骤来何草草。
神交如必面相朋,逸韵高情一如扫。
宁可一生无此人,不可一日无此君。
襟期何必戴安道,玉立寒青自不群。
飕飕飗飗风落木,淅淅沥沥声撼竹。
乾坤不夜起开关,一港玻璃四山玉。
我所思兮渺中洲,幽怀欲写谁与酬。
世间馀子不足语,乘兴径上渔翁舟。
未到山阴竟回棹,歘去骤来何草草。
神交如必面相朋,逸韵高情一如扫。
宁可一生无此人,不可一日无此君。
襟期何必戴安道,玉立寒青自不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方岳在冬日里的一次独特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内心的孤寂。
首句“飕飕飗飗风落木,淅淅沥沥声撼竹”以风声和竹叶的摇曳声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乾坤不夜起开关,一港玻璃四山玉”两句,将夜晚的景色描绘得如同仙境一般,水波清澈如镜,四周山峦仿佛镶嵌着玉石,美不胜收。
“我所思兮渺中洲,幽怀欲写谁与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情感。他感叹于世间的喧嚣,认为与他人难以分享这种深邃的情感,于是决定独自一人,乘兴前往渔翁的小舟,寻求心灵的慰藉。
然而,“未到山阴竟回棹,歘去骤来何草草”两句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原本想要深入探索内心世界,但最终却因某种原因未能实现,只能匆匆返回。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探索的执着与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最后,“神交如必面相朋,逸韵高情一如扫。宁可一生无此人,不可一日无此君。襟期何必戴安道,玉立寒青自不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知己的渴望与追求。他认为,即使不能与人面对面交流,但心灵的契合与高雅的情趣是不可或缺的。诗人宁愿一生没有这样的朋友,也不愿一日失去与他们的联系。他强调了独立人格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知己无需外在形式的约束,他们如同独立挺立的寒青,自成一格,无需刻意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孤独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挚友谊的向往。
奉常有清卿,斋居名曰克。
顾名以思义,思之吾未得。
得非孔颜徒,为仁在一日。
夫克亦何名,精军以胜敌。
虎贲三千人,一心同一德。
所向尽披靡,不追亡逐北。
何名为精军,天理乃天则。
颜氏事斯语,养锐有馀力。
至明且至健,勿之不容息。
中军如不精,空拳控勍贼。
天定人亦泯,吾语克斋克。
或言道何克,能事非持国。
天理天所为,自然本无作。
阮生泣途穷,不知有回驾。
易贵穷则变,变通道乃大。
达处岂无塞,塞处达斯得。
达塞一以观,何必妄欣戚。
回飙吹我裳,超然坐玄房。
胡为得良友,共此灯烛光。
灯烛同心光,觞酌三相忘。
诣道亦如是,何用而不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