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峄山感怀·其二》
《登峄山感怀·其二》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古风

上下峄山峰,危石度千重。

回头倚岩坐,洒落观大通。

何名为大通,是身在虚空。

欲归前无路,插趐凌天风。

(0)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登峄山感怀(其二)》描绘了诗人攀登峄山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悟。首句“上下峄山峰”展现了山势的险峻,次句“危石度千重”进一步强调了行进的艰难与山路的崎岖。诗人身处险境,却能“回头倚岩坐”,显示出超然物外的洒脱。

“洒落观大通”表达了诗人豁达的心境,他将视线投向远方,欣赏着开阔的景色,领悟到“大通”的境界,即超越世俗,达到精神上的自由。这里的“大通”象征着人生的彻悟或宇宙的至理。

最后两句“欲归前无路,插翅凌天风”寓意深刻,诗人仿佛已经忘却归途,沉浸在对自然和自我认知的融合中,仿佛可以插翅飞翔,超越现实的束缚,直面天风,象征着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登山的体验,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胸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0)

福州神光寺塔

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

风云会处千寻出,日月中时八面明。

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福州城。

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

(0)

题桐叶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笔偶题归燕诗。

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

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

笑筵歌席反惆怅,明月清风怆别离。

庄叟彭殇同在梦,陶潜身世两相遗。

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

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

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休指宦游论巧拙,秪将愚直祷神祇。

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

(0)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关内昔分袂,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谈笑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嵋北,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

相哀骨可换,亦遣驭清风。

(0)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0)

赠宇文中丞

欲构中天正急材,自缘烟水恋平台。

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