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歧无旨的,种田博饭吃。
说梦老瞿昙,何处觅踪迹。
杨歧无旨的,种田博饭吃。
说梦老瞿昙,何处觅踪迹。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方会所作的偈语,简洁而富有深意。"杨歧无旨的,种田博饭吃",这里的"杨歧无旨的"可能指的是杨歧山的某位禅师,"无旨"即无固定目标或宗旨,形象地描绘了这位禅师过着简单农耕生活,只为维持基本生计。"种田博饭吃"表达了他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说梦老瞿昙","瞿昙"通常指佛陀,这里是借指传扬佛法的人。这句暗示这位禅师虽然在种田,但他的内心世界是在讲述佛法,如同在梦境中传播智慧。
"何处觅踪迹"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禅师的隐逸和行踪难寻,仿佛他的存在超越了世俗的追寻,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和领悟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揭示了禅宗修行者超脱世俗、寓言传法的境界,体现了禅宗的意境和追求。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
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
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
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
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沈。
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
经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
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
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
正逢银霰积,如向玉京游。
瑞色铺驰道,花文拂綵旒。
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