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粼粼生浅花,晓日倒射摇金沙。
翩然双鹭下危石,玉雪照影无纤瑕。
溪边小景入图画,青烟绿树渔翁家。
渔翁归来歌未终,鹭鸶忽起芦花风。
回眸遥望不可极,但见白玉飞青空。
昔年夜宿潇湘浦,彻晓不眠听急雨。
解衣曳杖立沙头,何似今朝得容与。
长安马寒泥没腹,雪满朝衣冻肩缩。
试令援笔题此图,长篇应赋《归来曲》。
清溪粼粼生浅花,晓日倒射摇金沙。
翩然双鹭下危石,玉雪照影无纤瑕。
溪边小景入图画,青烟绿树渔翁家。
渔翁归来歌未终,鹭鸶忽起芦花风。
回眸遥望不可极,但见白玉飞青空。
昔年夜宿潇湘浦,彻晓不眠听急雨。
解衣曳杖立沙头,何似今朝得容与。
长安马寒泥没腹,雪满朝衣冻肩缩。
试令援笔题此图,长篇应赋《归来曲》。
这首元代诗人岑安卿的《题晴川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首句“清溪粼粼生浅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水清澈,浅花点缀其间的景象,富有生机。次句“晓日倒射摇金沙”,通过早晨阳光的照射,使得溪面如同洒满金沙,动态感十足。
“翩然双鹭下危石”描绘了两只白鹭优雅地从高处落下,其洁白如玉的身影在水中映照,毫无瑕疵,增添了画面的静谧之美。“溪边小景入图画”进一步强调了这是一幅绝美的画卷,渔翁家的青烟绿树更添生活气息。
后两句“渔翁归来歌未终,鹭鸶忽起芦花风”描绘了渔翁归来的场景,歌声未歇,而鹭鸶因芦花风的吹动突然起飞,动静结合,富有诗意。最后,“回眸遥望不可极,但见白玉飞青空”以夸张的手法,写出诗人远眺的壮观景象,宛如白鹭化为飞天之玉,直入青空。
全诗通过对比昔日潇湘夜雨的孤独与今朝晴川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过去困苦的反思。结尾处的长安冰雪与眼前的渔村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慨万分,决定以诗记之,流露出浓厚的田园情怀。
纵目江南路,系船淮上村。
长芦云作阵,高柳石为根。
浪逐江风急,潮连海水浑。
雪霜千骑散,钲鼓万兵屯。
蒲藻鱼游处,泥沙鸟篆痕。
参差邻画舫,咫尺想空门。
贝叶有秘语,韦编无近言。
漫瞻双去翼,空饰两朱轓。
好在弥天释,何如炙輠髡。
浊清罗酒斝,南北看风幡。
敬信无非事,精微讵可论。
孤忠天未弃,尚合辱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