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何连延,细岑若回顾。
中有微径通,两村隔松雾。
平畴开朝日,宿麦半凝冱。
云根脉未泄,涓流但微注。
野人篱落小,鸣鸡隐杂树。
虽无泛胜书,农话眷幽素。
稍营下噀业,更羡上洄住。
竹桥滑春霜,往来定非误。
大山何连延,细岑若回顾。
中有微径通,两村隔松雾。
平畴开朝日,宿麦半凝冱。
云根脉未泄,涓流但微注。
野人篱落小,鸣鸡隐杂树。
虽无泛胜书,农话眷幽素。
稍营下噀业,更羡上洄住。
竹桥滑春霜,往来定非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荆山岭下的田园景象。首句以"大山何连延,细岑若回顾"起笔,展现出山脉连绵起伏,如同山峰在回望的动态画面。接下来的"中有微径通,两村隔松雾",描绘了山间隐藏的小路,连接着被松树环绕的两个村庄,意境幽深。
"平畴开朝日,宿麦半凝冱"描绘早晨阳光洒在广阔的田野上,而昨晚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显得清新而宁静。"云根脉未泄,涓流但微注"则写出了山间溪流在初春的缓慢流动,暗示了大地的生机正在苏醒。
"野人篱落小,鸣鸡隐杂树"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朴实与恬静,农舍简陋,鸡鸣声在树林中回荡。诗人感慨道:"虽无泛胜书,农话眷幽素",即使没有华丽的文字,农人的日常对话也充满了淳朴和素雅。
最后两句"稍营下噀业,更羡上洄住"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此地稍作停留,甚至羡慕那些能在此长久居住的人。"竹桥滑春霜,往来定非误"则以竹桥上的薄霜和来往行人的情景,增添了冬末春初的季节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荆山岭下田园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流露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天风吹衣雨浥尘,卢沟晓别诗境新。
石梁雄据天下津,群峰迤逦西北垠。
草木点缀生精神,骄马驻足车停轮。
纷纷追逐皆朝绅,相与祖饯为何人?
閒閒嗣师方外臣,貌虽老氏心儒珍。
恩许还家寿乃亲,翁媪年皆八十春。
饶国启封降丝纶,上尊分赐光禄醇。
道傍见者咨嗟频,此行岂为思鲈莼。
觚棱远瞻恋严宸,青云我亦忝致身。
先世赠典蒙深仁,但恨不及生存辰。
因君此图泪沾巾。
南朝词臣北朝客,栖迟零落无颜色。
阳平城边握君手,不似铜驼洛阳陌。
去年春风吹雁回,今年雁逐秋风来。
春风秋风雁声里,行人日暮心悠哉。
长江大浪金山下,吴儿舟船疾于马。
西湖十月赏风烟,想得新诗更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