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惊过眼。算江南春风,已输一半。
散策幽寻,任浣云生袂,镜波皴面。
稚绿疏红,台殿悄、华严轻换。
燕语梁间,铃语檐前,验愁深浅。谁道蛮春曾惯。
甚傍日看花,老怀难遣。
旧续虞衡,叹补萝栽桂,九芝题遍。
步入香林,鱼呗淼、斜阳都懒。
坐久霞城深处,斋钟共转。
流光惊过眼。算江南春风,已输一半。
散策幽寻,任浣云生袂,镜波皴面。
稚绿疏红,台殿悄、华严轻换。
燕语梁间,铃语檐前,验愁深浅。谁道蛮春曾惯。
甚傍日看花,老怀难遣。
旧续虞衡,叹补萝栽桂,九芝题遍。
步入香林,鱼呗淼、斜阳都懒。
坐久霞城深处,斋钟共转。
这首词以"流光惊过眼"开篇,描绘时光匆匆流逝的感觉,暗示江南春天的美好转瞬即逝。"散策幽寻"四句,通过漫步寻幽,展现诗人独自游历栖霞寺的情景,云雾缭绕,水面如镜,映照出诗人孤独而沉思的面容。
"稚绿疏红"至"验愁深浅",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外的景色,嫩绿与稀疏的花朵交织,静谧的台殿仿佛轻轻换上了华严寺的新装。燕子在梁间呢喃,檐铃声声,这些细节都成为诗人内心愁绪的反映,加深了他的情感体验。
下片转向个人感慨,"谁道蛮春曾惯"表达对年华易逝的感叹,即使面对繁花盛开,也无法排解老去的哀愁。"旧续虞衡"至"九芝题遍"借典故抒发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但现实中的补植劳作却显得力不从心。
"步入香林"至"斜阳都懒",诗人沉浸于禅寺的宁静中,连鱼儿的诵经声和夕阳的余晖都显得慵懒无力。最后,他在霞光深处静坐良久,伴随着寺中的斋钟声,词人的心境似乎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既有江南春色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词人在摄山栖霞寺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深深思考。
碧江凉冷雁来疏,閒望江云思有馀。
秋馆池亭荷叶歇,野人篱落豆花初。
无愁自得仙翁术,多病能忘太史书。
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