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若绝攀缘,欢喜常现前。
本来何所得,吉祥自现形。
空生成长老,燃灯常照明。
弥勒是同学,释迦是长兄。
神通次第坐,无劳问姓名。
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
外若绝攀缘,欢喜常现前。
本来何所得,吉祥自现形。
空生成长老,燃灯常照明。
弥勒是同学,释迦是长兄。
神通次第坐,无劳问姓名。
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体现了佛教禅宗的思想。诗中“外若绝攀缘”表达了超脱世间纷争和欲望束缚的境界,"欢喜常现前"则是内心之喜悦常驻,显露出一种豁然开朗的心灵状态。
"本来何所得,吉祥自现形"意味着一切善良吉祥的事物自然而然地呈现,不需要外在的追求或努力。"空生成长老,燃灯常照明"则是说时间流逝如同长者,灯光象征智慧之光常照不熄。
"弥勒是同学,释迦是长兄"将佛教中的重要人物——慈悲的弥勒菩萨和历史上的佛祖释迦牟尼置于平等甚至亲密的地位,表达了一种宗教情谊。"神通次第坐,无劳问姓名"则是在阐述禅修中达到心灵沟通,不需言语的境界。
最后两句"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说明了尽管名称和外在形式不同,但最终的真理和本质是统一的。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和比喻,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解脱与禅悦的佛教修行境界。
南省西清,黄扉青琐,五年历遍中都。
一封朝奏,无乃爱君欤。
便作筠阳胜赏,东溪上、鸥鸟相娱。
谁知道,心存魏阙,身暂寄江湖。
东溪,何所有,冬梅夏柳,春杞秋蕖。
谩回首,多少笼鸟池鱼。
细看山林朝市;经行处等是蘧。
今朝好,一杯寿酒,一卷养生书。
古扬州、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
问竹西歌吹,蜀冈何许,杨柳鬖鬖。
行乐谁家年少,两两更三三。
知我江南客,走马来看。
过却长亭烟树,云山点点,烟浪漫漫。
料桐花飞尽,夜合绕阑干。
倦绣闲庭昼永,望天涯、芳草忆征鞍。
平安使,吴笺谩遣,欲寄愁难。
田舍炉头语。
便如何学得,三变美成家数。
村酒三杯狂兴发,拔剑偶然起舞。
只麽也、迎寒送暑。
待草万言书上阙,似忧端、倚柱东邻女。
卿相事,未易许。
渔歌且和芙蓉渚。
又何须、淫辞媟语,诃风诋雨。
劝人生、且随缘分,分外一毫莫取。
那富贵、由天付与。
身蹈危机犹不觉,如布衣、自在都无阻。
空博得,雪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