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消万壑净,独步平林东。
披襟一长啸,明月悬高空。
烟消万壑净,独步平林东。
披襟一长啸,明月悬高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月夜行踪图。诗人漫步于万壑静寂之中,林木稀疏的平林之上,独自一人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烟消万壑净",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空灵、清新的氛围,仿佛所有的尘嚣都被这自然的力量洗涤干净,只剩下一片纯净的世界。
接着,"独步平林东",诗人独自行走于东方的平林之中,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自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披襟一长啸",诗人敞开衣襟,发出一声悠长的啸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回应,也是内心情感的释放。在这样的时刻,人与自然似乎达到了某种和谐的状态,诗人的情感得以自由地流淌。
最后,"明月悬高空",一轮明月高挂天际,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月光洒落,照亮了诗人的前行之路,也照亮了他的心灵世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美好境界。
堤遥遥,河弥弥,分水祠前卒如蚁。
鹑衣短发行且僵,尽是六郡良家子。
浅水没足泥没骭,五更疾作至夜半。
夜半西风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断。
黄绶长官虬赤须,北人骄马南肩舆。
伍伯先后恣诃挞,日昃喘汗归籧篨。
伍伯诃犹可,里胥怒杀我。
无钱水中居,有钱立道左。
天寒日短动欲夕,倾筐百反不盈尺。
草傍湿草炊无烟,水面浮冰割人膝。
都水使者日行堤,新土堆与旧岸齐。
可怜今日岸上土,雨中仍作河中泥。
君不见会通河畔千株柳,年年折尽官夫手。
金钱散罢夫未归,催筑南河黑风口。
燕山日黑黄尘起,金川门外鼓声死。
长乐宫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
事去人亡二百载,芦荻萧萧余故垒。
长陵楸柏已十围,孤臣遗骨今安在?
钓龙台下水可楫,新宁城东山鹥。
灌园谁能识法章,佣肆犹堪藏李燮。
一日天回地转时,千金购出练家儿。
若敖之鬼终不馁,行路闻之皆歔欷。
我登钟陵山,遥望石头城。
宁为孝孺死,不作陈瑛生。
为君慷慨终一曲,悲风飒飒江波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