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别舍弟宗一》。全诗充满了深沉的离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花朵凋零,心中的哀愁也随着而来,泪水沿脸颊流下,不只是因为离别之痛,也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长时间漂泊异地的深刻体验和无尽哀愁。"六千里"形容相隔遥远,而"万死"则是对艰难困苦生活的写照,十二年更显露出时光流转中个人的渺小与孤独。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桂岭之云浓郁如同黑墨,这是对现实状况的暗示;而洞庭湖之水清澈如天,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纯净境界的向往。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最后两句则预示了未来无尽的相思之梦,荆门和郢树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这不仅是对亲人的思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是对于未来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景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为访名贤迹,重来纪胜游。
江山曾几日,风雨又惊秋。
鹤阜云常护,龙洲涨乍收。
相看两不厌,佳句喜频搜。
红尘飞不到,高阁恍淩虚。
仄径苔痕滑,寒窗竹影疏。
祠荒迷舜迹,桥古近仙居。
把盏聊乘兴,桃源漫问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