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籍移家阊阖边,为郎深藉主恩偏。
悬金早遇燕台日,止辇曾逢汉署年。
迁客五噫宁忍去,诸生九辩已先传。
只今谁似君侯贵,赐履分明海岱前。
通籍移家阊阖边,为郎深藉主恩偏。
悬金早遇燕台日,止辇曾逢汉署年。
迁客五噫宁忍去,诸生九辩已先传。
只今谁似君侯贵,赐履分明海岱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送杨运判量移青州别驾三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友人杨运判被调任至青州别驾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仕途变迁的感慨。
首句“通籍移家阊阖边”,以“通籍”形容友人官职的提升,从京城调任至边疆,暗示了仕途的变动。“阊阖边”则点明了调任的目的地,形象地描绘出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
接着,“为郎深藉主恩偏”一句,表达了友人在新职位上将得到更多的信任与支持,暗示了朝廷对其能力的认可。“悬金早遇燕台日,止辇曾逢汉署年”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燕昭王求贤若渴和汉武帝接见大臣的典故,赞美友人早年的才华和受到的重视。
“迁客五噫宁忍去,诸生九辩已先传”两句,通过引用古代文人因政治原因而流放或迁徙的故事,以及文人作品流传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此次调动虽有不舍,但其才华和名声早已广为人知,不必过于忧虑。
最后,“只今谁似君侯贵,赐履分明海岱前”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地位和声望的赞叹,同时也预祝友人在新的职位上能够继续显赫,如同在海边和泰山前一样,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广阔的视野。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精神风貌。
上都门外垂杨陌,叶叶经霜不堪折。
春光犹未到梅花,何物当扳送行客。
路人惊问去者谁,高牙大纛争光辉。
君王应念蜀父老,故辍侍臣来紫微。
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
回首翔鸾一梦中,玉箫缓送成都酒。
邛郲九折何足驱,慷慨功名真丈夫。
成都花锦君莫恋,早晚归凯持钧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