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百行本,儒训存六经。
未有仁而遗,礼宜权重轻。
哀严以事死,敬乐以事生。
岂徒天性得,乃见人道成。
显显三彭子,德事肃且馨。
好仁无以尚,尊誉乡有评。
当年綵衣戏,此日羊枣诚。
春秋荐霜露,洒扫供粢盛。
新亭洁轮奂,拱木连高甍。
霜松无鹿犯,风树有乌鸣。
不惭王谢家,芝兰秀阶庭。
他年看崛起,阔步跻公卿。
可为风俗劝,以代门闾旌。
埋蛇功亦微,获报犹尔荣。
岂念不忘本,罔极通无形。
天人固相悬,昭然无臭声。
请观妙莲华,嘉瑞非其徵。
孝为百行本,儒训存六经。
未有仁而遗,礼宜权重轻。
哀严以事死,敬乐以事生。
岂徒天性得,乃见人道成。
显显三彭子,德事肃且馨。
好仁无以尚,尊誉乡有评。
当年綵衣戏,此日羊枣诚。
春秋荐霜露,洒扫供粢盛。
新亭洁轮奂,拱木连高甍。
霜松无鹿犯,风树有乌鸣。
不惭王谢家,芝兰秀阶庭。
他年看崛起,阔步跻公卿。
可为风俗劝,以代门闾旌。
埋蛇功亦微,获报犹尔荣。
岂念不忘本,罔极通无形。
天人固相悬,昭然无臭声。
请观妙莲华,嘉瑞非其徵。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处权的作品《孝感堂》。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孝道的颂扬,表达了对传统儒家文化和美德的赞美,以及对家庭伦理和社会风俗的关注。
诗中“孝为百行本,儒训存六经”一句,直接点出孝是各种美德的根本,而儒家学说则保存在六经之中。接着,“未有仁而遗,礼宜权重轻”表明了仁和礼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适度地施行。
“哀严以事死,敬乐以事生”这一句,则是对儒家葬仪与祭祀的严肃态度,以及生者之所以为生的快乐心态的描绘。紧接着,“岂徒天性得,乃见人道成”则意味着人们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遵循自然法则,还能够成就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在“显显三彭子,德事肃且馨”中,诗人提及了古代圣贤的美德和崇高的事迹,这些都是值得后人效仿学习的。随后的“好仁无以尚,尊誉乡有评”则表达了对仁德至上的推崇,以及在社会中的广泛赞誉。
“当年綵衣戏,此日羊枣诚”可能是诗人回忆过去与现在的比较,表明曾经的轻佻游戏换成了如今的真挚和严肃。而“春秋荐霜露,洒扫供粢盛”则是对季节更迭中宗教仪式的描绘。
接下来的几句“新亭洁轮奂,拱木连高甍。霜松无鹿犯,风树有乌鸣。不惭王谢家,芝兰秀阶庭”则是对自然景观和庭院环境的细腻描绘,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清净、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
“他年看崛起,阔步跻公卿。可为风俗劝,以代门闾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和个人成就的回顾,并提出了通过个人的努力去影响和提升周围的风俗习惯。
“埋蛇功亦微,获报犹尔荣”可能是在暗示某种隐秘而微小的善行,即使成果不显著,但仍然值得赞扬。最后,“岂念不忘本,罔极通无形。天人固相悬,昭然无臭声”则是对宇宙万物之间联系和自然法则的深刻领悟,以及对道德修养达到至高境界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回顾与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德行、家庭伦理、社会风俗乃至宇宙秩序的深入思考和高度评价。
新安新定江水连,三百六十滩在天。
新都缥缈高若县,上滩三老分青钱。
雇值百丈牵紫烟,狼牙虎锯刀剑全。
钜者利齿小亦拳,雪浪溅人雷迸船。
篙师著篙篙欲千,一尺一步寸莫前。
白日欲黑眼欲穿,啼猿断壁闻哀弦。
谁家独住青嶂边,十月花开红可怜,一声鸡叫层云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