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开三径,燕歌异四愁。
支颐观紫陌,适意度青牛。
春院星恒聚,秋台月共酬。
莫须寻阆苑,兹地胜昆丘。
上国开三径,燕歌异四愁。
支颐观紫陌,适意度青牛。
春院星恒聚,秋台月共酬。
莫须寻阆苑,兹地胜昆丘。
这首诗描绘了上国的景致与氛围,通过“三径”、“燕歌”、“紫陌”、“青牛”等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诗人以“支颐观紫陌”的动作,生动地刻画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沉思。接着,“适意度青牛”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状态。
“春院星恒聚,秋台月共酬”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美好景象,春夜繁星汇聚,秋日明月相伴,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人生的美好与和谐。最后,“莫须寻阆苑,兹地胜昆丘”表达了对当前所在之地的赞美,认为这里比传说中的仙境阆苑和神话中的昆仑山还要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
倥偬戎马出京华,烽火空林噪晚鸦。
栗里犹存徵士宅,桃源难觅武陵槎。
心期泰岳高千仞,眼界恒河藐一沙。
退隐虞卿多著作,草堂夜坐月西斜。
世事风云几变迁,死灰不信更重燃。
摩天愿作空中鹤,咒月偏怜柳外蝉。
旧恨到心双泪落,新诗下笔万情牵。
驹光倏忽休虚掷,紫蟹黄花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