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书空不作行,相呼相唤过衡阳。
芦花月冷应无梦,啄尽寒沙一夜霜。
草草书空不作行,相呼相唤过衡阳。
芦花月冷应无梦,啄尽寒沙一夜霜。
这首明代胡奎的《题芦雁飞鸣宿食图》描绘了一幅芦苇丛中秋夜雁群的画面。首句"草草书空不作行",形象地写出大雁在空中匆忙飞翔,仿佛在草草地书写着什么,但并未形成明显的队列。"相呼相唤过衡阳"则描绘了雁群互相呼唤,穿越衡山的情景,展现了它们的团结与互助。
后两句"芦花月冷应无梦,啄尽寒沙一夜霜"进一步深化意境。芦花在冷月下显得更加洁白,雁群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无法入梦,只能专心觅食。它们在寒冷的沙滩上寻找食物,直到霜降一夜,体现了雁鸟的坚韧和生存本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芦雁的生活场景,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观察和对雁群精神的赞美。
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
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
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
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
连驾觐驰道,并坐侍端闱。
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
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
黔娄不盖体,延陵有遗悲。
层阿翳寒树,平楚暧希微。
帷㡛衣广柳,缟冠涕如縻。
水从章江去,云绕楚山飞。
已矣如有闻,斯文不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