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感友不至》
《病中感友不至》全文
宋 / 赵友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侬家好观水,结屋傍西湖。

荒径人踪少,苍苔鸟迹无。

交情穷始见,世态燠斯孚。

病懒疏迎接,偏宜客不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ìngzhōnggǎnyǒuzhì
sòng / zhàoyǒuzhí

nóngjiāhǎoguānshuǐjiébàng西

huāngjìngrénzōngshǎocāngtái

jiāoqíngqióngshǐjiànshìtài

bìnglǎnshūyíngjiēpiān

翻译
我家喜欢观赏水色,房子建在西湖边。
荒凉的小路少有人迹,青苔覆盖鸟儿足迹全无。
只有在困厄中友情才显现,世态炎凉时诚信才可贵。
我因病懒不愿多接待,特别适合那些不打招呼的客人来访。
注释
侬家:我家。
观水:观赏水色。
结屋:建造房屋。
傍西湖:靠近西湖。
荒径:荒凉小路。
人踪:人的踪迹。
苍苔:青苔。
鸟迹:鸟儿的足迹。
交情:友情。
穷:困厄。
始见:显现。
世态:世事人情。
燠斯孚:炎凉时诚信才可贵。
病懒:因病而懒散。
疏迎接:不愿多接待。
偏宜:特别适合。
客不呼:不打招呼的客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友直的作品《病中感友不至》。诗中,诗人以自述的口吻表达了对西湖边居所的喜爱和宁静环境的描绘。"侬家好观水,结屋傍西湖",表现出诗人对水景的钟爱,选择在西湖畔建屋,足见其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荒径人踪少,苍苔鸟迹无",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人迹罕至,连鸟儿的足迹都难以寻觅,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这样的环境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交情穷始见,世态燠斯孚",诗人感慨在困厄之中,真正的友情才显现出来,世态炎凉时,唯有真诚可信。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世俗虚伪的批判。

最后两句"病懒疏迎接,偏宜客不呼",写出了诗人生病后慵懒的状态,更愿意独自静养,对于朋友的来访并不主动去迎接,反而觉得这种状态更适合不被打扰的静思。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和友情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赵友直
朝代:宋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小洞观菊和白沙陈先生韵·其二

澹黄轻白紫还层,晚觉栽花一枝成。

昼永荀炉薰馥麝,月明秦锦焰霜灯。

英餐楚些词空慨,酒送江州醉易凭。

满目秋光兴未了,杖黎还觅看云僧。

(0)

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其二

江门浦口兴无休,欲向高人问此游。

岁远虚堂遗碧玉,春回嘉树忆唐毬。

身须不枉三千界,名亦焉求十二楼。

案上陈庄清卷在,都将风月薄王侯。

(0)

诞日和韵·其一

青云片片点台矶,照眼晴光东复西。

菊对南山随意适,诗成东野合头低。

清秋眉宇如公几,古调珠玑重我携。

何许梅花期不尽,春来更动小溪藜。

(0)

叠韵写怀

阿翁还笑作翁年,养鹤家贫费鹤田。

每把诗书贻燕翼,预调心性到韦弦。

开尊便续芳园乐,爱客谁如北海贤。

试课溪头花柳句,东风红紫又成千。

(0)

寿吴碧冈八十一诞

三度函关寿未央,新诗曾记侑秋觞。

风光窈窕菊犹媚,淑气舒徐梅又香。

黄鹤每随穿壑杖,红尘不上钓溪航。

当筵莫讶仙筹亟,自是閒人岁月长。

(0)

游西山寺和杨状元谪仙韵

远水浮烟入戍楼,孤城砧杵动高秋。

暂抛尘鞅情偏适,才上云岩境便幽。

野寺晡馀钟报饭,山阳风外笛归牛。

儿童应笑痴顽守,尽放名峰脚步头。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